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政協委員塗建華:保障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健康發展

2021年03月16日 09:38:00 每日經濟新聞

  當“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給傳統汽車行業帶來風雲激蕩,作爲動力交通工具的另一個子類,國內摩託車市場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2020年,寶馬摩託車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3成,消費升級下國內高端摩託車市場孕育着新的機遇,也是各方爭奪的焦點。歐洲、日本四大摩託車企業籤署協議,共同開發標準化的可換電池系統,以鋰電池爲動力的電動摩託車日漸流行,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浪潮奔涌襲來,作爲我國傳統制造業的摩託車產業,如何進入轉型升級的快車道,強化內功,關乎企業的未來。

  機遇如何把握?如何迎着陣痛趟出轉型升級的變革之路?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全國政協委員、隆鑫控股董事會主席塗建華進行了專訪。

  國內摩託車市場消費升級趨勢顯著

  NBD:您如何看待國內摩託車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隆鑫將如何抓住消費升級的機會?

  塗建華:改革開放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國內摩託車市場消費升級趨勢顯著,一些品牌的大排量摩託開始熱銷。摩託車除了作爲交通運輸工具的功能以外,休閒娛樂等市場也在快速增長,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隆鑫積極關注市場變化,用心研究消費者的新需求,開發和制造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我們已推出“VOGE無極”高端摩託車品牌,並已有多款車型。我們正不斷學習歐洲高端動力設計理念與技術精髓,增強在高端摩託車整車及發動機制造領域的國際競爭優勢。

  NBD:您如何看待摩託車的電動化前景?

  塗建華:近年來,發展以電動車爲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摩託車作爲動力交通工具的一個子類,必然會隨着汽車的發展趨勢,增添以電動爲主的新能源摩託車發展新領域。所以說,發展電動摩託車是大勢所趨。

  NBD:“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您如何看待我國摩託車的行業政策和管理措施及其變化?

  塗建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摩託車行業擴大發展,迎來新的機遇,也獲得了更大的經營舞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但會擴大國內市場,同樣會推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提升技術和制造水平,參與國際競爭。

  但是,由於國內許多城市仍實行“禁限摩”的老做法,限制了摩託車消費,甚至或使中國摩託車工業失去轉型升級的機會。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高端摩託車市場蓬勃興起,解除城市“禁限摩”和適當降低摩託車消費稅,不但有助於擴大內需,疏解交通擁堵,同時也對行業提升科研制造水平,參與全球中大排量摩託市場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摩託車是我國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羣體主要的道路交通運輸工具,發展好中國的摩託車工業,對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有促進作用。

  汽車產業鏈的回收拆解環節待加強

  NBD:在今年的政協提案中,您提出探索形成汽車全產業鏈閉環生產模式,尤其保障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健康發展,如何看待這一產業的發展現狀?

  塗建華:據統計,2019年我國汽車回收量僅爲195萬輛,爲保有量的0.75%,與美日德的拆解率5.6%、7.2%、6.9%存在明顯差距。相比發達國家,我國汽車回收拆解行業起步晚、規模小,法律法規的制定及執行、商業模式的探索、拆解技術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大量報廢汽車流入黑市,經過非法改造後在三、四線城市銷售,或經地下拆解後將五大總成等零部件翻新銷售,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交通安全隱患。

  所以,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產業應是汽車全產業鏈閉環中的一個弱項,這個環節不加強,會對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提案建議保障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健康發展,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靠政策導向,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保護正規企業積極性;二是呼籲行業合作,汽車全生命周期產業鏈不局限於整車生產,還應包括廢舊車輛回收和拆解,建議汽車行業和拆解行業開展行業聯動,探索產業合作方式,共謀循環發展之路;三是靠企業自身苦練內功,負重自強。

  NBD:您今年提出的另一項提案,與報廢動力電池的回收有關,這一行業目前還存在哪些發展問題?

  塗建華:據統計,我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超過20萬噸,市場規模超101億元。但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途徑、安全拆解、環保處理、產品質量保證以及再利用技術,仍是行業面臨的共性難題,亟須聯合建立一個完善的回收體系、規範的標準體系和強有力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我的提案涉及四點建議:一是出臺更具支撐力和強制力的法律法規,約束非正規廢舊電池回收行爲。二是建議廢舊動力電池採用逆向物流方式,並強化溯源管理等監管機制。三是利用補貼機制和優惠政策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形成公平和良性的競爭機制,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四是借鑑世界先進技術,完善適合我國市場的電池回收技術及工作模式。

  民營制造企業智能化升級存三大難點

  NBD:據您了解,民營制造企業進行智能化升級還存在哪些顧慮?

  塗建華:我認爲有三難:一是換代成爲痛點。智能化轉型意味着革故鼎新、淘汰舊產能。對於傳統制造型民企,前期投入巨大的生產資料,如設備、產能、零配件庫存成了大“包袱”。同時,智能化升級對制造體系更新、產品結構調整、人才資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是一項需要綜合考慮的系統工程,牽一發動全身,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於更多的中小型民企來講,舊的經營模式難舍、試錯成本太高,既擔心投入風險,又怕喪失市場機會,從而產生觀望心理,這些原因均導致了創新意願不高。

  二是融資仍是難點。智能制造產業門檻高、投入大、風險多,解決民營制造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中的資金問題,對一直飽受“融資難,融資貴”困擾的民營企業來講,資金是的挑戰。不少民企前期已布局智能化轉型,而因後續資金不足前功盡棄的教訓不在少數。

  三是技術存在盲點。對於廣大中小規模制造業民企,受限於技術門檻,無法真正通過智能制造有效改善自身的管理。例如:一些中小規模工廠自己找軟件公司提供制造雲服務,卻因這些軟件公司不熟悉工業領域,導致提供的方案缺乏指導性,無法實施,這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失敗的主要原因。

  NBD: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當前的一個經濟熱點。您認爲,地方政府在幫助兩地民營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方面還可以做哪些事情?

  塗建華:地方政府可以促進兩地制造業優勢互補,形成“1+1>2”的融合格局,並打通大數據接口,融合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這需要各政府職能部門做大量的協調、牽線和組織的工作。

  與此同時,建議政府優先扶持成渝主要的制造型民企,特別是民生貢獻高、帶動效應強的龍頭制造企業,幫助成渝民企抓住疫情後世界產業鏈重構的機遇,更好地組織生產,盤活汽摩、電子等支柱,帶動產業鏈整體向上。

  另外,成渝兩地制造業升級既需要先進技術,又需要高端人才。因此建議相關部委出臺政策,鼓勵更多國家級創新中心在成渝落地,引導高端制造人才在兩地落戶。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汽車回收拆解 相關的信息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News/views/collection/detail.html on line 65
更多與 汽車回收拆解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