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進了園區,將被‘吃幹榨盡’,不會產生廢品。”在山西省河津市陽光集團369萬噸安昆焦化項目工地,生產技術部經理武鑫雲告訴記者。
爲助力“碳達峯、碳中和”,陽光集團敏銳地意識到,只有從現在做起,才能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據介紹,今年公司將投資30餘億元“關小上大”。這次新上的項目將採用國內進的環保設備和節能減排技術,投產後將實現廢水、廢渣、廢氣零排放,進一步做強“煤炭—焦炭—焦爐煤氣—焦油—炭黑—精細化工產品—炭材料”鏈條,邁上產業鏈的高端,實現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升。
陽光集團所在的河津市屬於傳統資源型城市,多年來形成了煤電鋁材、煤鋼焦化等一批主導傳統產業。這些傳統產業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較大壓力。
近年來,河津市抓住鋼鐵、焦化行業轉型窗口期,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全力推進延鏈、補鏈、強鏈,扎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去年9月我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碳達峯、碳中和”鄭重承諾後,河津市快速行動,按下了降碳“快進鍵”。
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並配套自備發電機組的完整鋁產業鏈大型央企,曾是當地的利稅大戶,由於高耗能屬性,污染物排放量在當地佔比較大。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公司陷入虧損。但再虧也不能虧環保。2020年,公司投入技改資金1.8億餘元,一口氣上了氧化鋁焙燒爐脫硝改造項目、氧化鋁區域煤場封閉改造項目、42萬噸電解淨化煙氣脫硫改造項目、炭素氨氣回收項目4個環保項目。今年,公司又加大力度,投資2.4億元新上了氧化鋁熟料窯脫硝改造、自備機組火車煤場封閉改造、氧化鋁原料堆場封閉改造等項目。
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環保科副科長武黎紅表示,這幾年,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今年新技改項目運行後,污染物排放量還可下降20%至30%,達到國家規定的超低排放標準,“綠色,正成爲我們公司的新標識”。
企業節能減排,不僅力度大,而且標準高。安防平臺、生產重點區域監控平臺、環保管控治平臺、生產工藝畫面監測平臺、無人值守計量平臺……走進山西宏達鋼鐵集團數控室,超大的電子屏幕上,公司的生產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公司副總張麗告訴記者,就是這個數控大平臺,指揮着3000多人,管理着數十億元資金。
集煉鐵、煉鋼、軋鋼聯產於一體的山西宏達鋼鐵集團,今年1月投資1億元啓動數智化工廠項目。據介紹,一期項目運行後,將使公司的生產成本降低2%、人均效率提升15%、產品合格率提升1%,尤其是污染物排放量指標符合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企業在進行綠色低碳轉型,政府則在引導和服務轉型。近年來,河津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配置要素鏈、完善政策鏈,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政策鏈“五鏈”深度耦合。出資1億元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強力推進煤炭焦化產業淘汰、整合、升級、入園;成立創新產業生態研究院、企業家科技創新發展俱樂部等,拿出1000萬元科技創意券支持企業轉型升級;邀請聯想、華爲等爲企業把脈會診、賦能強身,推行“候鳥式”聘任、“雙休日”專家、互聯網諮詢等靈活用才方式,打造科研爲主、數量充沛、高端引領、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
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深度推進,爲當地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2020年,河津市工業投資增長11.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區域優良天數增加77天,傳統產業風生水起,呈現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
碳達峯、碳中和,既是國家的戰略目標,更是傳統產業的戰略機遇。河津市以碳中和目標爲導向,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走上深度脫碳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