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活動的聲明》。聲明指出,近期,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某些人士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推出系列幹擾破壞兩國正常交流合作的舉措。基於澳聯邦政府當前對中澳合作所持態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自即日起,期暫停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澳聯邦政府相關部門共同牽頭的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活動。
中方進行正當的反制並不出乎意料,而對國內的氧化鋁廠而言,爲關注的是,在中澳關系持續惡化的背景下,澳洲鋁土礦的供應是否受到影響。
下圖是近幾年自澳洲進口鋁土礦的數量,從2010年開始,從澳洲進口的礦量一直在增長,2020年進口的鋁土礦創造了新高,達到了3700萬噸。這部分進口量大部分來自於力拓集團。不過,對澳進口量增高的原因可能並非因爲對澳礦依賴程度加重,而主要是因爲我國國內礦山供給側整頓,加上國內鋁需求增長等,使得我國對於礦石的需求普遍增強,另外一個原因是,2015年後,來自馬來西亞的鋁土礦驟減,國內廠家尋找替代品,從而在2016年之後澳洲礦的進口量激增至1600萬噸以上,隨後逐年升高。
從進口國的佔比趨勢來看,近四年,雖然澳洲礦的進口量在增加,但進口佔比都在小幅下降,這主要是由於國內自幾內亞地區的進口量大幅增加的緣故。從目前幾內亞地區的新項目情況來看,自該地區的進口量應該仍然會增加。而馬來西亞地區經過了整頓之後,也躍躍欲試的想要回歸市場,印尼地區近幾年的出口一直比較穩定,所羅門,加納,黑山等國也有少量的進口,而且牙買加地區也有相對充足的鋁土礦儲量。
從近幾年的鋁土礦對外依賴情況來看,以進口礦爲主國產礦爲輔的格局逐漸形成,而且由於國內不定期的環保檢查和整頓等,導致國產礦始終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進口礦則剛好相反,因爲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很多國家,礦企,貿易商希望將鋁土礦出口至中國,只是目前受制於海運費,市場環境,競爭激烈等原因,難以成行。
2016年以後,中國鋁土礦的消耗量超過1.5億噸/每年。從對外依存度來看看來,自2014年開始,進口礦依存度逐年增加,直至去年達到60%,對進口礦的依存度增加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國內鋁土礦供應端進行的整頓,對私挖礦的嚴禁,環保和檢查的加碼等,這些都是自國內開始的供給側變化,其次是國內礦石品位下降,開採成本增加,再加上幾內亞地區的鋁土礦項目建設順利,進口礦成本相對較低,這就使得新建氧化鋁項目都按照進口礦的標準,而且山西地區進行技改,也轉而使用進口礦,不過近兩年,由於進口礦價格高企,部分氧化鋁廠已經有回歸使用國產礦的打算。也就是說,進口礦的依賴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爲成本相對較低,一旦成本增加,依賴度便會有所回落。
綜述,煤炭、原木等大宗原材料有其他國家替代,葡萄酒、大麥和牛肉等消費類產品也有別國替代,而且在國內也有同品種產品替代,因此直接影響較大。鐵礦石、鋁土礦和氧化鋁等原材料,現階段市場屬性更強,但區別於鐵礦石,鋁土礦的依賴程度並不像鐵礦石那樣嚴重。隨着幾內亞地區項目的推進以及其他國家鋁土礦的開採,進口礦供應會呈現過剩的局面,只是基於當前的市場和下遊企業的生產工藝,企業選擇了優的方案,但是這種不穩定的國家關系會讓採購單位的心態發生變化,如果有替代資源,企業更願意選擇在良好穩定的關系氛圍中進行。所以,後續究竟會如何發展,目前企業也在觀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