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5月14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下跌,也是4月初以來首次周線收出陰線,因爲通脹擔憂加劇,中國需求放慢,給銅價帶來壓力。
截至格林尼治16:24,倫敦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9%,報每噸10,245.5美元。周一盤中曾達到10,747.5美元的歷史新高。
周線圖上,3個月期銅下跌175.5美元或1.68%,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周上漲的走勢。前一周上漲618美元或6.30%。
本周初銅價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自去年3月份的低點以來,銅價已經翻倍不止,因爲全球經濟復蘇前景良好,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綠色革命也額外提振銅需求增長,銅供應可能無法滿足需求。許多分析師認爲銅價還將進一步上漲。智慧樹公司的分析師尼塔施·沙阿表示,供應相對緊張,而需求持續擴張,因此銅價可能會再次上漲。隨着中國政府投入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對銅的需求很可能保持強勁。
不過隨着4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創下十多年來的新高,通脹擔憂籠罩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空,引發獲利拋盤涌出。人們擔心美國通脹高企可能導致央行升息。
不過美聯儲官員重申不會馬上縮緊貨幣政策,認爲通脹只是暫時上升。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消費國,去年爲刺激經濟而採取的經濟刺激措施和基礎設施支出導致銅進口量增長38%。但是4月份中國新增銀行貸款下降,而且貨幣供應增速降至21個月來的最低點,表明中國這個頭號金屬消費國的需求增長將會放慢。中國政府也強調將有效控制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周五,上海洋山銅溢價跌至38美元/噸,這也是歷史最低點。分析師稱,銅價一路飆升,看起來已經導致需求放慢。
LME現貨銅相對三個月銅的價格低了26美元,這也是一年來的最大貼水,反映近期的銅供應充足。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下跌0.1%,報每噸2,449.5美元;鋅上漲0.6%,報每噸2,937.5美元;鎳上漲1.8%,報每噸17,635美元;期鉛上漲0.3%,報每噸2,155.5美元;錫上漲1.3%,報29,5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