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工業優化升級
“十三五”期間全省重點行業落後產能全部淘汰退出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爲工業行業實現發展的主線,通過深化改革,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嚴控增量、優化調整存量,持續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構建發展新格局。
雲南省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推動退出低端低效產能,壓減過剩產能。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法規及必要政策手段,形成倒逼機制,推動省內的落後及低端低效產能淘汰退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退出煉鐵985.5萬噸、煉鋼910萬噸、水泥熟料1975萬噸、電解鋁24.4萬噸、平板玻璃832.1萬重量箱、焦炭394萬噸、黃磷1萬噸、鐵合金27.08萬噸、電石9萬噸、鉛冶煉2萬噸、鋅冶煉0.5萬噸。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落後產能已全部淘汰退出。水泥熟料產能由2016年的9901萬噸壓減至2020年的9193.5萬噸。
通過有效提升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全省水泥行業新型幹法生產工藝達100%,水泥窯平均單線規模由2016年的2341.4噸/日提高到2020年底的2975噸/日。全省43%以上的存量產能通過產能置換進行轉型升級,待置換完成後,雲南小規模水泥生產線全國多的局面將得到改變。從鋼鐵行業情況看,全省78%存量產能置換完成後,限制類裝備產能佔比將從2017年的煉鐵66.66%下降到8.2%、煉鋼85.67%下降到14.5%,限制類裝置佔比過高的情況將改觀。從電解鋁行業情況看,依託雲南省綠色能源優勢,一批電解鋁產能轉移項目落地建設,待全省所有電解鋁在建項目建成,產能可達631.86萬噸,居全國前3位,產業集羣化布局基本形成。
2016年以來,通過產能置換政策優化調整水泥產業布局,引導產能相對過剩的滇中、滇東地區淘汰退出的產能指標向產能相對不足的區域轉移,全省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局部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得到緩解。
通過淘汰退出落後和低端低效產能,爲產能項目騰挪出發展空間。“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依託綠色能源優勢,先後吸引山東魏橋、河南神火、四川其亞以及中鋁集團的大批電解鋁產能轉入雲南。雲南宏泰、雲南神火、雲南其亞等綠色鋁重大項目及時落地。今年以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積極對接工信部和山東省工信廳,爭取盡快合規推進魏橋集團第二批200萬噸、中鋁集團13.8萬噸產能的跨省轉移及產能置換工作,待魏橋、中鋁213.8萬噸產能全部落地後,雲南省電解鋁產能總量可達845.66萬噸、位居全國。
隨着傳統產業的持續優化升級,全省基礎材料工業能耗水平進一步下降。鋼鐵行業噸粗鋼綜合能耗由2015年的538.57千克標準煤下降至2019年的486.04千克標準煤;水泥行業噸熟料可比綜合能耗由2015年的110.52千克標準煤/噸下降至2019年的105.83千克標準煤/噸,體現了全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導向。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是基礎材料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爲進一步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推動發展,國家對相關行業的產業政策將進一步收緊,鋼鐵將實施產能產量雙控,鋼鐵、水泥將實施更嚴苛的置換政策。着眼“十四五”,雲南省將持續推進產業綠色布局和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工藝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着力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支持引導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及早布局和實施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工程,優化調整產品結構,推動行業發展,爲構建全省經濟發展新格局和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貢獻工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