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因爲電力短缺危機繼續影響全球頭號金屬消費國。人們擔心限電導致工廠關閉,下遊行業需求受到影響。
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605,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9%,報每噸9,189.5美元。周二該合約已經下跌1%。
從宏觀面看,以美聯儲爲首的多國央行準備減少貨幣刺激,美國政府可能因爲債務上限問題而停止運行;北半球冬季到來前,中國一些地區面臨電力供應短缺壓力,令人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懷疑。
銅通常被用作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廣泛用於制造業。中國約佔全球銅消費量的一半。銅價上漲嚴重擠壓了下遊企業的利潤空間,也促使中國出臺多種調控措施。
分析師表示,中國是最大的金屬消費國和最大生產國,目前尚不清楚電力短缺是否會對供需產生更大影響。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阻力最小的路徑似乎就是下行。
周三,中國股市下跌,人民幣匯率走軟,包括高盛和野村在內的投行調低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周三,美元兌一攬子主要貨幣躍升至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令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美國以外的買家而言變得更加昂貴。
中國主要銅冶煉廠將四季度銅精礦處理和精煉費用(TC/RC)定爲每噸70美元和每磅7美分,高於第三季度的每噸55美元和每磅5.5美分。這意味着銅精礦供應改善。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三個月期鋁下跌1.1%,報每噸2,911.50美元;鋅價下跌0.8%,報每噸3,055.50美元;鉛價下跌1.3%,報每噸2,140美元;鎳價下跌1.3%,報每噸18,325美元;錫價下跌0.3%,報每噸35,6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