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0日,第十五屆“全國有色金屬地質勘查行業發展與改革高層論壇”在廣州召開。來自全國有色地質勘查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近150人圍繞地勘單位改革發展、提升競爭力等議題,交流經驗,碰撞思想。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研,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主任郝愛兵,廣東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德發出席論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地質礦產分會會長,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院長王京彬主持論壇。
不忘初心——地質人逆境中砥礪前行
面對國際大宗礦產品市場長期萎靡不振,國內環保約束不斷加強,地勘投入持續下降的不利影響,地勘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2017年有色地質產業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收入和利潤持續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有色地勘單位完成經濟總收入296.03億元,比2016年增加3.56%;實現利潤10.33億元,比2016年增加11.92%。在地質項目上,2017年全國有色地勘單位共完成地質項目3901項。其中,新上項目2831項,續作項目1070項。包括基礎地質項目194項,普查項目343項,詳查項目180項,勘探項目96項,其他項目3088項。提交地質報告693份,其中,普查報告144份,詳查報告87份,勘探報告57份,其他報告405份。完成鑽探工作量108.61萬米;坑探工作量8.12萬米,槽探工作量107.58萬立方米,井探工作量1.08萬米。
探礦主業上,2017年全國有色地勘單位新增礦產資源/儲量(金屬量):銅186.97萬噸;鉛鋅620.71萬噸;鎢3.49萬噸;錫19.20萬噸;鉬5.90萬噸;銻3.23萬噸;鋁土礦6585.6萬噸;金81.28噸;銀3106.22噸;鉍2.9萬噸;鈹0.23萬噸;鎘0.31萬噸;鎵0.23萬噸;鍺0.04萬噸;鐵3200萬噸;稀土105.23萬噸。
除了用數字說話,有色地勘工作還不乏亮點: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重要進展。民生地質產業上升爲主業,從過去的一業爲主、多種經營,到資源地質和民生地質的雙主業發展,初步形成了多方位的地質支撐服務體系;地勘主業繼續發揚光大。
地質勘查踐行綠色勘查理念,向整裝勘查區和礦山深邊部聚焦,取得了一批找礦新成果;地勘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隨着政府有關部門對地勘體制改革的調研,以及對地勘單位經營性資產統計、審計工作的陸續展開,地勘單位改革箭在弦上,步伐將不斷加快。
賈明星副會長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地勘行業去年在生產經營、地質勘查、改革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代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對長期奮戰在有色地勘戰線上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敬意。他通報了1~8月份有色金屬生產運行情況,分析了有色金屬市場走勢和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局長彭少梅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詞,王研、黃德發分別致辭,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秦西社作題爲《2017年度地勘行業發展與改革工作要點》的報告,郝愛兵作題爲“城市地質的思考與實踐”的民生地質專家講座。
會上,彭少梅,雲南有色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饒南湖,秦西社、貴州省有色和核工業地質局局長韓平,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壽成,遼寧省地質勘探礦業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李景春圍繞各自單位改革發展探索以及地質勘查找礦新成果作專題發言。
與會代表圍繞地勘單位體制機制改革“窗口期”面臨的主要問題、全面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王京彬作總結發言。
會議舉行了有色金屬地勘行業高層論壇輪值主席交接儀式:第十四屆高層論壇輪值主席秦西社和第十五屆高層論壇輪值主席彭少梅握手交接、致意。會議確定2019年有色地勘行業高層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辦。
山雨欲來——改革箭在弦上
整體轉企、回歸事業還是事企分開?這是一個問題。本屆論壇上,記者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有色地勘單位對改革的思考與困惑。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有色地勘單位迎來了屬地化管理的節點。在礦業黃金十年期,繁榮市場下的地勘單位“豐衣足食”,成爲人人羨慕的“香餑餑”。然而,市場的周期輪轉同樣也給地勘行業帶來寒冬。承受着冰火兩重天的失落,2011年出臺的《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未來之路,何去何從?擺在有色地勘人面前的是選擇題,也是必答題。
對於改革的思路,比較正式的解讀是:“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爲: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從事公益服務的細分爲兩類: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從習慣了“等、靠、要”到直面市場的驚濤駭浪;從低頭找礦到市場中“找米下鍋”,失去“金飯碗”的地勘人,困惑中探尋着前行的方向。而這個過程中暴露出的內部體制機制不順、缺乏激勵機制等種種問題,也令人心浮動,一波三折。
改革是大勢所趨。就屬地化地勘單位而言,屬地化的完成,意味着頂層設計的職責從中央轉移到地方。從文件的下發至今,7、8年時間裏,有色地勘人直面改革這個時代命題,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空間與模式。
盡管改革步子走得艱辛,但地勘人義無反顧,從重重迷霧中逐漸釐清脈絡。一個共識是,地勘產業有其特殊性,從國家資源安全考慮,應當保留一支礦產資源隊伍,發揮國有地勘單位的優勢,從事基礎戰略的公益事業,摸清家底,確保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也就是說,基礎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牀勘查工作,需要中央財政支持。與此同時,面向市場的企業化轉型也勢在必行。不再逐利的公益性和緊盯市場的企業化,兩種嘗試,既體現地勘產業的特殊性,也兼顧了發展的需求。
從這次論壇反饋來看,大部分地勘單位改革或已塵埃落定,或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地勘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步伐加快。”在王京彬的歸納梳理中,有色地勘單位體制改革模式可以歸納爲四類:整體轉企、分類改革(一般局機關爲公益一類,下屬單位爲公益二類及少量經營性單位)、整體回歸事業(公益一類)、事企徹底分開。
對於這四類的改革模式,王京彬分析認爲,整體轉企沒有增加經營性資產,也沒能很好地解決包括單位離退休人員等負擔問題,加之整體轉企大部分承接事業體系下的人員、觀念,其經營機制沒有很大的改變。
“帶着包袱,步履維艱。”王京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事企徹底分開的改革,應該是一個更優化或者可能是這次改革的終極目標的改革,也是一個兼顧發展與職工利益的優選方案。
他告訴記者,北京礦山地質研究院和地調中心從2015年開始,先行一步,事企徹底分開:經營性資產進企業,按市場機制運營;公益性成果和相關人員歸事業,按事業單位要求規範化管理。在事企分開過程中給員工一定的選擇權。
探索還在繼續。以山東地礦局爲例,該局正在推進事企徹底分開的改革:把經營性資產全部劃分出來,組建企業性集團,交由地方國資委管理。把公益性成果和從事公益性工作的人員,留在事業體系下。這樣的好處是,資產盡管交出去了,但也有一部分人員分流了,這樣一來,事業體系就按事業的標準去規範運行,企業輕裝上陣,按市場的機制運作發展。
“對員工個人也是一次抉擇。選擇挑戰自我、願闖市場的到企業來;選擇相對穩定、喜愛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留在事業。從個人來說,我覺得事企徹底分開改革可能會是未來一個方向。”王京彬說。
盡管進度不一,路徑有別,也還有不少遺留問題,但地勘單位改革已在路上,地勘管理新體制期待破局。
地勘: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選好靶區,佔有重要成礦區帶,探到富礦,就是抱到了“金娃娃”。這是資源地質找礦的基本套路。但隨着國際礦業市場斷崖式下跌,地勘資金銳減,礦業鮮有投資,地勘市場的黃金十年不再。從過去靠在地下發現“真金白銀”到現在找米下鍋,從傳統探礦向民生地質轉型,地勘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了,地勘工作也應隨之轉變。地質工作轉型的初步設想是“發揮優勢、對接需求、支撐政府、服務社會”,地勘單位要進一步樹立“大地質觀”,向環境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災害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礦山地質、地質裝備、地質信息服務、生態旅遊地質等民生方面拓展,擴大服務領域,延伸產業鏈,調整結構,轉型升級。
王研在講話中介紹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爲地質調查工作確定的新定位:全力支撐能源、礦產、水、糧食和其他戰略資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
從單一的傳統探礦到多元發展,許多地勘單位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在民生地質領域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改革發展新路子。
彭少梅介紹說,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以社會經濟建設需求、民生需求爲導向,促進地質工作由礦產地質向環境地質轉型升級,建立地災綜合防治體系,服務地方政府防災減災工作;延伸礦山環境治理產業,服務廣東綠色礦山建設;開展土壤修復產業,服務廣東打好土地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服務廣東省新型城鎮化建設。
秦西社總結了有色地勘單位轉型升級的五大方向:一是以青海有色爲代表的礦產勘查向綠色勘查轉型。二是以華東有色、貴州有色爲代表的資源地質向民生地質轉型。三是以北京礦產研究院、西北有色、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等爲代表的傳統服務向高科技含量服務轉型。四是以西北有色爲代表的單一地質勘查向勘查開發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轉型。五是以華北有色爲代表的由區域經營爲主向國際化經營轉型。
地勘單位改革穩步推進,但也面臨新挑戰。王京彬指出,一是體制機制不順,特別是現在還存在事企混合雙打的局面,事企兩頭做,兩頭擔風險,兩頭都難做好。過去由事業、企業的相互支撐,現在反而是事業、企業相互制衡,一些約束機制越來越強,而激勵機制越來越弱,這樣我們帶隊伍也就越來越難。二是地勘市場繼續下滑,同質化競爭加劇,國家和社會對礦產勘查開發投資大幅減少,一方面導致了地質勘查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另一方面,過剩的地勘隊伍涌向民生地質領域,導致民生地質領域也迅速走向過度競爭,利潤率快速下滑。三是能力建設滯後,技術轉型滯後,在新業務拓展既缺乏人才,也缺乏設備支持。
“深入推進地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傳統地勘單位的出路所在。”王京彬從三方面作了解讀。首先,去礦產勘查產能。現在地勘單位的礦產勘查工作基本是一個“三無”的狀態:無投資、無礦權、無地盤,原來可勘查的地盤大部分劃歸保護區,資源勘查處境艱難。因此,傳統的礦產勘查,只能走精幹隊伍、綠色勘查、重點突破的路子——以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區和礦山深邊部作爲突破口,或者在新能源以及戰略新興礦種發面做重點突破。第二,提升民生地質供給能力。民生地質領域廣闊,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溼”,多關注這些地表或淺表的自然資源,改變過往重視不夠的短板。第三,加大走出去步伐。未來的礦業紅利在海外,應該沿着一帶一路,開展地質產能的合作,通過國際合作消化國內過剩的地質產能。
王京彬說,整體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上山、進城、走出去”:上山,是傳統的地質找礦;進城,是發展民生地質;走出去,是在境外謀求新的發展空間。依託我們的地質專業知識和技能,構建發展地質產業體系,即所謂的地質+,包括資源地質、民生地質,構成一個地質+的產業體系。
“改革留給我們的窗口期已經不多了,地勘單位要持續地深化改革,隨着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民生地質市場快速增長,拓展大地質,大服務,地勘單位大有可爲。一個利好是,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礦業市場已經走過了最低迷的階段,海外礦業開始回暖,這對地勘產業是發展的機遇。”王京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