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站在新時代和新的歷史方位上,河南豫港龍泉鋁業有限公司依靠創新驅動,更好地發揮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引領的作用,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創新工藝流程提高企業活力
近年來,我國的電解鋁生產工藝日趨成熟和完善,並在國際上進入領先地位。但在電解鋁的生產流程上實施技術創新還大有可爲,特別是在基礎生產工藝創新方面。
“基礎產業的科技應用是創新的源頭,十九大的召開,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正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風口上,要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健全企業基礎產業科技引領支撐體系,扎根企業創新發展的戰略需求,力爭在電解鋁能源基礎生產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該公司總經理王志謙說。
致力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產、學、研”融通發展。在電解鋁生產過程中,其科研和生產聯系存在“兩張皮”現象。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立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豫港龍泉鋁業爲破解“兩張皮”現象,緊緊依靠伊電集團電解鋁研究所、中南大學、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不斷對生產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流程等進行創新應用,敢於嘗試,並建立起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保證了科研與企業生產發展的無縫對接。
豫港龍泉鋁業一直秉持以人才爲核心,強化科技創新在基礎工藝生產方面的原創能力與應用,並取得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新成就。
創新擡包吸鋁方式,提高出鋁速度
該公司電解車間通過封焊擡包車頂蓋人孔的方法,創新加快吸鋁速度,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創新前,每吸一包鋁,出鋁工必須用石棉絨糊實擡包蓋上面的兩個人孔,一旦漏氣,極易導致吸鋁速度緩慢,甚至根本抽不上鋁,對出鋁工作造成很大被動。實施工藝創新後,該公司經過多次試驗,採取擡包割掉人孔的措施,並用同樣質量的鋼板進行補焊,以此解決人孔漏氣問題。“以前吸一包鋁液花費30多分鍾,現在不足5分鍾就OK了。”出鋁工王澤坤高興地說。
創新缸頭分離技術,根治氣缸漏氣頑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該公司針對電解槽打殼氣缸活塞杆回程動作頻繁衝擊上缸頭,導致打殼氣缸換向閥漏氣耗費大量備件並增加職工的勞動強度難題展開創新攻關。經過論證,該公司大膽設想,成功將打殼氣缸的換向閥和上缸頭“分離手術”,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上缸頭與換向閥磨損和漏氣問題。每個氣缸不僅節省2個密封圈、6條6×30mm高強度的螺栓,而且還可以將以前不同型號的打殼氣缸的缸頭和換向閥加以利用。近乎零成本的技術創新,不但根治了氣缸漏氣頑疾,而且還節約配件材料費用13萬餘元。
創新消除中頻爐線圈返潮打火難題。近日,該公司又一項技術創新成果——陽極生產消除中頻爐線圈打火難題,在其隸屬的伊電集團管理創新項目驗收會上,受到同行的高度肯定和推崇。在電解鋁生產的陽極澆注環節中,中頻爐是最關鍵的設備之一,在實際生產中,線圈的感應電流主要集中在銅管表面,造成銅管發熱,引起爐襯材料受熱汽化,透過線圈漿料的毛細孔滲出,遇冷降溫後凝結成水珠,造成打火頻繁。另外,在停爐時,線圈管道冷卻水不能完全排出,環境溫度大於循環水溫度時,線圈管壁返潮,烘爐運行後,也極易打火,線圈表面絕緣漆受損頻繁,危及安全生產。爲解決這一普遍存在的難題,該公司對中頻爐冷卻水路進行技改創新,採取對4臺中頻爐的進出水路分別單一加裝控制球閥,增大運行爐循環水量,控制線圈銅管高溫發熱對絕緣漆的破壞,並利用壓縮空氣對停用的中頻爐線圈內的冷卻水吹幹,杜絕線圈返潮打火現象。這一創新技術經運用後,其中頻爐冷卻水壓力由原來的0.3Mpa提高到0.4Mpa以上,線圈頻繁打火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充分保證了安全生產。
創新加裝打料平臺,取得節能管理新突破
該公司經過對貯淨系統3個多月的技術創新改造,順利完成了氧化鋁粉倉庫打料平臺的技術改造,取得了節能管理新突破。該公司通過焊制加裝打料平臺,將袋裝氧化鋁粉直接由罐車輸送至各個料倉,增強打料輸送能力由原來的每小時32噸提高到每小時60噸,縮短打料時間近三分之一以上。此項技術的創新實施,極大地降低了氣量消耗,直接爲該公司年節約電耗170餘萬元。
在豫港龍泉鋁業,類似於這樣的基礎技術工藝流程創新隨處可見,層出不窮。
在2017年年初,豫港龍泉鋁業與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一舉措爲該研究院一大批科研成果在企業生產實際中的轉化應用提供了平臺,也使企業生產更加具有創新活力。截至目前,該公司與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合作的重點科研節能創新項目《一鋁廠淨化煙氣餘熱利用》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被國家確定爲“重點鼓勵支持的環保節能項目”。該項目利用電解淨化煙氣的餘熱進行置換回收利用,其一期技術創新改造已投入使用,並獲得國家專項財政補貼90萬元,解決了職工洗浴和冬季供暖需求;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實施,屆時,將徹底解決周邊企業和居民的供暖和熱水利用等多項需要。
對於科研創新成果在豫港龍泉鋁業生產實際中的應用,該公司隸屬的伊電集團董事長霍斌給予了完美解答:“讓市場真正成爲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力量,讓河南豫港龍泉鋁業真正成爲技術創新的主體,將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及時運用到企業生產實踐中,建立起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實現技術創新成果與企業的融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