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5月16日消息:周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上漲,主要因爲中國疫情形勢好轉,有助於緩解人們對頭號金屬消費國的需求擔憂。
截至格林尼治1602,倫敦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上漲1%,報每噸9,254美元。
今年3月初期銅創出10,845美元的歷史新高,因爲當時投資者聚焦於綠色轉型以及電力化將推動需求強勁增長,俄烏衝突以及西方制裁可能擾亂俄羅斯的金屬供應。但是隨着3月份美聯儲開啓加息周期,而且投資者預期加息步伐可能加快,以及中國多地爆發疫情令人擔心金屬需求受損,導致銅價從高點回落。周一收盤價格仍然比3月初的歷史高點下跌了14.7個百分點。
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分析師大衛?威爾森表示,中國疫情、能源驅動的通脹、美國實際利率上升以及美元走強,都給需求帶來壓力。
LME倉庫的銅庫存也一直增加。但是其中注銷庫存佔比達到42%,表明未來幾天將有大量銅用於交割,從而移出倉庫。
現貨銅合約相對三個月期銅的溢價爲每噸25.60美元,爲3月初以來最高溢價。
周一,經過數周嚴格管控後,上海表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從周一起開始分階段復商復市,逐步開放超市和便利店等業務。上海副市長宣布6月1日到中下旬將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周末期間,中國央行以及銀保監會宣布降低首次購房者的商業性個人貸款利率下限,以便支撐房地產市場,這同樣有助於加強人們對中國金屬需求將會復蘇的預期。
但是4月份中國經濟活動顯著下滑,因爲疫情對工業生產和就業造成嚴重影響,這也加劇了對中國二季度經濟可能萎縮的擔憂。
周一,LME的三個月期鋁收高1.4%,報每噸2,828美元,早盤曾觸及每噸2,865美元的一周高點。法國巴黎銀行的分析師威爾森認爲,中國以外的市場持續緊張,歐洲冶煉廠成本上升,以及2022年下半年中國鋁出口減少,"將爲鋁業提供支持。
在歐洲,創紀錄的高電價推高了歐洲鋁和鋅等金屬的生產成本。
在LME注冊倉庫,鋁庫存爲532,500噸,處於近17年的低點,其中可供使用的庫存爲260,075噸,創下歷史新低,反映出中國以外的鋁市場的緊張狀況。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鋅上漲3.2%,報每噸3,601美元;鉛上漲1.6%,報每噸2,093美元;錫上漲1.4%,報每噸33,830美元;鎳下跌2.5%,報每噸26,5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