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6月7日報道: 自2021年11月以來,鋁價呈現外強內弱格局。主要原因是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升,引發國外冶煉廠減產潮。今年2月,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國外市場對電價上漲和電解鋁供應短缺的憂慮,歐美連續加碼對俄羅斯的制裁,使得全球供應緊張局面再度升級。隨着全球鋁錠顯性庫存持續減少,內外盤價差達到歷史高位。在高利潤驅動下,歐洲買家不惜支付高額運費尋求一萬公裏以外的貨源,我國電解鋁和鋁材出口量由此創歷史新高。
進口源發生變化
原鋁實現兩年多來首次淨進口,進口源變化明顯。分月份來看,2月,我國原鋁(含普鋁及高純鋁)進口量約爲1.83萬噸,環比下降52.69%,同比下降68.79%;原鋁出口2.64萬噸,環比增加508.63%,同比增加2360%;原鋁淨出口8035噸。雖然在15%的關稅限制下,原鋁出口窗口並未打開,但這已經是2019年年底以來首次淨出口。由此來看,原鋁進出口格局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
3月,原鋁維持淨出口格局,總量爲2867噸。4月,我國原鋁進口3.49萬噸,同比下降77.6%;我國原鋁出口3.2萬噸,同比增長6460%。1—4月,我國累計出口10.5萬噸原鋁,超過2019—2021年的總和。分國別來看,4月,我國從俄羅斯進口電解鋁3.1萬噸,同比增加48.76%;從澳大利亞進口電解鋁896噸,同比減少94.05%。主要原因是俄烏衝突發生後,俄羅斯電解鋁出口因歐美制裁受阻,但是出口至我國的量較去年明顯增加。國外鋁基本面緊張和地緣政治關系大大改變了我國電解鋁的進出口格局。
出口量明顯增加
鋁材出口利潤維持歷史高位,出口出現明顯增量。因鋁材出口享受增值稅退稅且無關稅,一直以來我國是鋁材出口大國。今年鋁內外盤比價持續維持高位,我國鋁材出口量較往年明顯增加。據統計,截至6月1日,鋁板帶出口利潤爲731.29美元/噸,鋁箔出口利潤爲712.71美元/噸,鋁型材出口利潤爲547.23美元/噸。三大鋁材出口利潤較3月初小幅下滑,但是仍處於2018年以來高位。高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鋁加工企業的出口積極性,鋁材出口增量明顯。
下遊開工率下降
3月至今,國內疫情使得鋁下遊開工率下降,尤其是對華東地區鋁加工企業影響明顯。疫情影響部分訂單或有延遲和減量,所以預計鋁出口環比有一定降幅。根據相關機構進行的市場調研得知,4月起,部分企業反饋出口訂單有所下降。因國內疫情影響各地鋁板帶生產企業開工,並且國外客戶得知4月華東地區疫情阻礙交通,我國部分企業難以順利交貨,於是轉移訂單。根據海外訂單排產、運輸周期1—2個月估算,5月、6月鋁及鋁加工品出口量或不及4月,但是將較往年維持增量。
當前,國內外鋁價維持偏強振蕩走勢,宏觀情緒上較5月有所回暖。隨着上海解封,下遊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市場對需求復蘇的預期較強,但是國內電解鋁供應增速快於需求增速。因此,預計短期內鋁價將維持振蕩偏強走勢,不宜過分看空。後市需重點關注國內消費恢復情況,並持續跟進俄烏衝突對俄鋁和能源價格的進一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