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一支“輕騎兵”的加持,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的成績單更加亮麗: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淨利潤同比大幅增加,月產量達到全年最高水平。
這支“輕騎兵”就是該公司5月份建成投運的自動控制系統(DCS)。
據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生產管控中心黨委書記張輝介紹,DCS也叫集散控制系統,在工業自動化控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因爲某個工藝需要,水箱液位需要保持在一定範圍內。當水箱液位出現波動且超出範圍後,可以選擇去現場手動調節控制水位的閥門,也可以通過DCS發出指令去調節。張輝說:“DCS就相當於人的大腦。當眼睛看到水箱水位降低後,大腦就會做出增大進水閥開度的指令,現場執行設備接到指令後,會做出相應的動作,讓水位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有了DCS,就相當於我們有了‘千裏眼’和‘順風耳’,對生產流程的控制將更加精準。精準生產流程就是最大的降本。”
“長機”和“僚機”協同作業
該公司在建廠之初就同步建設了DCS控制系統。如今,系統中的部分設備已經成了“古董”。特別是隨着新設備和新工藝不斷投入,DCS子系統之間“各發各的指令”、兼容性差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一攬子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生產系統集中控制、快速反應,提高自動化水平,DCS系統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今年年初,該公司生產保障中心工作人員在翻閱資料、多次勘察現場、核對數據後,制訂了詳細的技術改造方案。
此次改造工程量較大,需要敷設電纜、光纜總長約20萬米,機櫃安裝約180臺,繪制新圖紙110套,已完成61套系統的升級改造,實現6.4萬個信號的自動化控制。
生產保障中心成立了以該中心副主任爲負責人的管理團隊,負責編制施工節點控制圖,掛圖作戰,每日督辦項目進度和質量。在日常工作中,計控車間是改造的“主力軍”,即“長機”,全盤負責光纜敷設、機櫃安裝、系統組態、調試、流程圖繪制等工作;機電車間作爲“僚機”配合作業,負責新敷設光纜的熔接工作。你拉電纜,我放機櫃,他接線路……在多點同時開工的情況下,大修車間、土工車間、清檢車間員工也指派人員前來支援舊線纜拆除和新線路布線任務。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正當一切工作有序進行時,3月中旬,該公司所在縣域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導致改造所需設備、材料到貨困難。該中心迅速調整計劃,根據現有設備材料狀況“能幹啥就先幹啥”。其間,供貨廠家無法進廠給予技術支持,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業人員就廣開思路,老辦法和新招數並用,鑽進狹小的機櫃內一幹就是一兩個小時,直到接好最後一根線時,身體僵硬得站不起來。
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
作爲此次改造任務的“操盤手”,計控車間副主任史金輝可謂嘔心瀝血,付出頗多。電話打爆,只爲材料能按時到貨;徹夜伏案,只爲圖紙繪制精確無誤;踏破鐵鞋,只爲現場施工安全有序。車間骨幹任小星、朱霄和王江峯等也各自帶隊,負責各個區域的施工,將一條條信號控制線路的“小溪”準確無誤地“引流”至主控室。
爲保證施工進度可控,“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開展工作,計控車間建立了日匯報、周例會的工作制度,每周對改造工作進行總結、分析、研究,制訂下一步工作計劃。其間,員工們常常爲完成一個時間節點的目標而在節假日堅守崗位。春節長假期間,熟料窯系統因故停車,這給項目推進提供了時間。計控車間骨幹朱霄帶領儀表維護二班的員工,舍棄與家人團聚的寶貴時光,盡職盡責地工作在一線,在3天時間內完成了3臺熟料窯的DCS系統的板卡安裝、接線和調試工作。溶出2號機機組在開展爲期3天的停機檢修期間,見縫插針地同步進行DCS改造。機組停機當天,計控車間黨支部書記李紅油帶領班組人員連夜施工到第二天早上6點,完成了約2000根信號線路的接線任務。在施工期間,能源區域、鋁礦區域改造項目負責人李廣輝抽出半天時間領完結婚證後,就又匆忙趕回了工作崗位。中州鋁業“十佳青年崗位能手”王騰,近一個月時間吃住在值班室,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直到5月份DCS系統升級改造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