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大瀝鋁材再獲“國字號”榮耀!回顧30年輝煌發展史

2019年01月18日 09:12:02 綜合媒體

  1月15-16日,2019五礦化工行業貿易創新發展大會在浙江臺州舉行,會上,大瀝鋁材榮獲國家商務部授予“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稱號!

  改革開放40年的浪潮中,大瀝,這個被廣佛黃金走廊貫通的商貿名鎮,在這本“奇跡簿”佔據着不少篇幅。“中國鋁材第一鎮”的美譽,循着大瀝“全球買,全球賣”的商業軌跡,已經走向全國乃至全球!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回顧大瀝鋁型材行業30多年的發展史!

  步向鼎盛商貿小鎮 鋁業產量佔全國近半題

  時間回溯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物資匱乏”反過來認識就是商機無限。毗鄰廣州、呼應香港的大瀝,接受了兩大都會的輻射,五金、家具、內衣等行業迅速崛起。

  鋁型材行業亦如是。上世紀80年代中,大瀝一些從事廢舊五金回收和熔鑄的民營企業向下遊延伸,開始發展鋁型材加工業。

  作爲堅美的領航人,曹湛斌更是大瀝鋁型材奇跡的書寫者之一。1993年,曹湛斌與哥哥曹銳斌投身鋁型材行業,創辦了堅美鋁材。成立之初的堅美只有一臺熔鑄機和一臺擠壓機,是個純正的小作坊。但曹湛斌秉承着“堅質獻顧客,美譽揚八方”的品牌宗旨,一步步把堅美打造成爲行業的龍頭企業。

  1984年,大瀝人鄺錦華、樑灼林等人在謝邊開辦了大瀝第一家鋁材廠。小作坊式的簡陋生產,寫就了大瀝鋁型材行業發展的第一筆。

  也正因彼時的商機無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鋁材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農民洗腳上田,只要敢闖敢拼,就可能從小商販、小作坊主迅速成長爲民營企業家。

  大瀝不產鋁礦,經營者就從外地購買鋁錠回來加工再銷往全國。企業技術、人才缺乏,經營者不惜開着轎車到廣州請專家回來當“星期六工程師”。漸漸地,大瀝鋁型材有了技術和人才的原始積累。

  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大浪淘沙,進入新世紀,大瀝鋁型材行業走向了鼎盛。2004年,南海境內的150多家鋁型材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80多萬噸。南海鋁型材的產銷總量佔全國建築類鋁型材產值的40%,佔廣東市場的60%。2004年,南海鋁型材行業協會成立,同年,南海被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確定爲“中國鋁型材產業基地”。

  而聚集了堅美、偉業、鳳鋁等行業龍頭的大瀝,自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鋁材第一鎮”!

  轉型思考環保與城市化倒逼鋁行業思變

  地處廣佛黃金走廊的大瀝,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發展起來,成爲搶佔先發優勢的那一批專業鎮之一。早發成熟,商貿繁盛,意味着大瀝的城鎮建設強度大,土地資源緊張。發展到鼎盛的大瀝鋁型材行業,很快面臨了一場城市和產業升級的洗牌。

  進入新世紀,大瀝鋁型材行業從廢舊金屬加工衍生發展而來,但廢料回收加工這一行業卻並未消失。在不爲人覺察間,垃圾廢料回收加工竟成爲一條全球產業鏈,而大瀝則一度是這個產業鏈條上的“集散地”。

  來自世界的注視將原本存在的環保壓力瞬間放大,2007年,大瀝的“三舊”改造工作啓動了!據時任大瀝鎮聯滘村委會書記黃浩華介紹,從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聯滘工業區搬遷廠企546間,面積達1019.54畝。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大瀝鋁材 相關的信息
更多與 大瀝鋁材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