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9月1日消息: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進一步下跌,擴大了上個交易日的跌幅。其他工業金屬也全線走低,期鋁創下16個月來新低,這反映出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等央行積極加息,加強了對全球經濟放慢導致金屬需求削弱的預期;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工廠活動數據不佳,也令人擔心需求前景。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600,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收低2.7%,報每噸7,593.5美元。
在7月15日期價創下6955美元的20個月低點後,銅價展開反彈,並在上周五(8月26日)早盤觸及8,318美元的兩個月高點。但是隨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8月26日發表鷹派講話,加息預期再次提振美元走高,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目前期銅已經較上周五的兩個月高點回落了8.7%。
事實上,自從3月份美聯儲開啓加息周期之後,期銅就進入了震蕩下跌的通道。從4月到8月份,期銅已經連續五個月下跌。今年迄今期銅下跌21.9%,較3月初創下的歷史峯值10,845美元低了30.0%,反映出市場對美聯儲等央行激進加息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慢甚至衰退的擔憂。
哥本哈根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工業金屬正在遭受打擊。經濟增長的焦慮肯定會對整個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並再次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加息在即,美元匯率飆升至20年來峯值。美元走強令美元報價的金屬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更爲昂貴,從而遏制需求和價格。
漢森表示,歐洲央行下周加息的預期對市場造成了影響。
雖然工業金屬的供應面仍可能面臨能源危機和電力成本高企的挑戰,但現在關注的重點是歐美央行加息對需求面造成的風險。
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工廠活動疲軟。中國公布的私營部門調查顯示,8月份中國工廠活動出現三個月來的首次收縮,此外近70個中國城市報告新房價格下降,這也是2022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多的數量。
不過交易所庫存下降,現貨銅溢價上升,反映出銅的現貨供應面依然構成支持。
周四,LME的現貨銅相對三個月期銅的溢價提高到52美元/噸,高於兩天前的29美元/噸,現貨合約溢價反映出LME的近期供應緊張。過去三周,LME注冊倉庫的銅庫存下降了13%,達到兩個多月來的最低庫存。
周四,LME期鋁下跌2.5%,至每噸2,300美元,這是2021年4月以來最低價格。
分析師表示,投資者正在將能源密集型金屬鋁和鋅方面的多頭部位平倉。許多分析師曾預期這兩種金屬會有出色的表現,因爲高電價將導致鋁和鋅冶煉廠削減生產。
LME錫暴跌8.3%,報每噸20,895美元,創下19個月來新低。交易商稱,在8月產量增加,以及電子等主要終端用戶行業需求持續疲軟後,錫價失去支撐。
其他金屬的收盤報價包括,鋅下滑6.2%,報每噸3,245美元,鉛下跌2.4%,報每噸1,904美元,鎳下跌5.1%,報每噸20,3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