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黨的十九大的東風,中鋁河南洛陽鋁加工有限公司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爲揚眉吐氣的日子,在經過與虧損長期對峙之後,終於在金秋十月浴火重生,絕地突圍。當月完成利潤128萬元,年累計實現利潤19萬元,一舉走出了長期虧損的困境,掀開了該公司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和跨時代意義的嶄新一頁。
統一思想穩危局
該公司建廠已有15年之久,擁有從熔鑄到熱軋、冷軋、精整等完整配套設備,設計年產能10萬噸。由於受市場和機制等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產能發揮不到50%;職工收入人均不到4500元,遠遠低於同行業水平;一些職工紛紛離職,最高月份竟達20餘人。漫長的煎熬,不斷侵蝕着幹部職工的激情,低收入、低效能、低產出使這個曾經被當地引以爲豪的高新企業隨時處於停產關閉的境地。
爲了鋁加工人的尊嚴,去年9月,上級主管部門果斷決定調整了以黨委書記、總經理楊龍爲首的新一屆班子,以期背水一戰,扭轉僵局。新班子到任後,以認清危局、整風肅紀、提質上量爲切入點,嚴格幹部職工隊伍作風整治和改革生產組織,制定了“強管理、抓質量、提規模、增效益”經營策略,並層層籤訂軍令狀,緊盯扭虧爲盈目標矢志前行。公司黨委用“坐等只能待斃,苦熬不如苦幹,苦幹方能出頭”的正向思維激勵公司670多名職工;用“企業倒閉了,我能幹什麼?”“企業要脫困,我能做什麼?”爲主題召開黨委和下屬的5個支部民主生活會,用已倒閉企業的事例啓發和鞭策大家;用爬坡越坎的級次提升法步步爲營,穩扎穩打,在發展中解決思想和作風問題,以作風和意識的轉變促使生產經營管理提升。同時,還設立了幹部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的高壓線,以執紀問責爲手段,在黨員幹部中建立想做事、做成事、不弄事的考評機制。
經過一年的勵精圖治,這支具有15年文化底蘊的老隊伍終於浴火重生。2016年底,產能和效益持續下滑的勢頭得到根本遏制,實現了從人心渙散到步入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的轉變,後4個月平均產量達到5300噸,較之前提升10%以上。
強化管理打基礎
根據公司裝備精度不高、質量管控底子薄、人機磨合基礎差等實際問題,公司生產、裝備、技術等部門痛下決心開展基礎管理整治工作。裝備部門投資600餘萬元實施設備升級改造和技術創新工作,先後完成洛陽冷軋廠MK8463A磨牀整體搬遷、2050清洗機清洗功能提升、污水處理系統設備升級改造、三臺拉彎矯卷取壓輥改造等重大項目,提高了裝備保障能力,同時促進了粘傷、板型等質量問題的解決或優化。技術部門大力開展“走出去,請進來”培訓工作,通過到西南鋁、瑞閩等兄弟單位參觀取經,形成簡單實用的問題清單40餘項,解決了現場多年不曾攻破的問題;制定了技術攻關項目評選辦法和技術研發獎勵制度,建立“蹦高高,摘果子”的激勵機制,通過“設擂臺”“拋紅包”等措施,激勵員工摸高、較真、碰硬,促進了技術攻關活動的蓬勃開展。
今年以來,該公司已經累計完成60餘項,其中獲得一等獎的20項,發放獎金10萬多元,其中冷軋車間2050軋機提速項目組就一次性獲得1萬元重獎。熔鑄車間職工通過結晶器改造,提高了板錠的寬度,增加了單爐產量,產量不僅實現了5萬噸的達產,還超出設計產能10%。鏡面板是公司曾經開發成功的新產品,曾因色差等瓶頸問題的困擾,產出幾乎陷於停頓,技術和設備系統的十幾名職工,在思想認識和工作作風上查不足,找問題,使色澤透亮的鏡面板獲得新生,重新下線,並以良好的性能和板型成爲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專業化、合金化、批量化爲導向,制定了瓶蓋料、氧化料、汽車料、鏡面板、化妝品料等爲主導品種的新品研發管理機制,從資金、政策、人員等給予定向支持,促使了瓶蓋料等主導品種不斷走俏市場和走出國門,總量佔比由以前的30%左右提升到10月份的51%,大大支撐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大工程顯神威
以人爲本抓管理,大力實施職工喜聞樂見的民心工程是公司圍繞生產抓黨建的重大舉措。一年來,公司先後開展了“崗位立功,爭當明星”的月度先進典型選樹工程,以產量和質量爲主要考核指標以及50多個生產班組參與的“提質增效”勞動競賽工程,以攻堅克難爲主題的“技術攻關項目”激勵工程,通過給予獲得月度先進典型和集體送“大紅包”、發大紅花、做光榮榜等措施,凝聚了幹事創業的主旋律和正能量,給企業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營銷明星李寧先後7次榮獲月度崗位明星稱號,每月拿下的訂單1200噸以上,佔到公司總量的20%,成爲活動中的最大亮點和職工心目中最耀眼的“明星”。熱軋銑牀王苗班組在提質增效活動中,主動挑戰難關,自行摸索出專用磨刀設備,使調刀由原來1小時縮短到30分鍾,效率提升43%,每班銑錠提高到20塊,熱軋產能得到最大釋放,每月由4600噸躍升到目前的8500噸。
“吹盡黃沙始見金。”驅散了羈絆企業前行的各種障礙,認準了那盞照亮企業前程的航標,經歷了一番痛徹心扉的陣痛,鋁加工公司終於迎來了明媚的春天。公司將以此爲起點,苦練心志,砥礪前行,以更加穩健的策略謀劃好、實施好今後的各項工作,努力以經營業績的不斷改善書寫鋁加工歷史最爲輝煌的篇章。(楊龍 張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