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鋰電復合集流體包括正極復合鋁箔和負極復合銅箔,兩種材料都具備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優勢,但是在成本方面具有差異性,而成本是決定其能否大規模量產的核心依據。該行認爲,當前階段復合銅箔已具備大規模量產條件,復合鋁箔滲透率提升取決於以下兩點均衡:一是復合銅箔對安全性提升是否徹底;二是復合鋁箔降本空間。在現有工藝條件下,復合鋁箔可能尚不具備大規模量產的條件。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復合鋁箔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成本等“三高”特徵。
復合鋁箔是通過真空蒸鍍工藝在6微米PET基膜上下表面各鍍1微米鋁形成的“三明治”結構,在安全性提升方面優於復合銅箔,但是在成本方面存在“短板”。(1)高安全:理論上,正極對安全性影響更大,但是正負極集流體其中一側替換後,即可大幅提升電池的安全性;(2)高能量密度:復合鋁箔可提升重量能量密度,但幅度遜於復合銅箔;(3)高成本:該行認爲,當前復合鋁箔理論量產成本是傳統鋁箔的5倍左右,工藝路線決定其降本空間較爲有限;而復合銅箔量產疊加設備效率提升後,或有望較當前電解銅箔具備15%以上的成本優勢。
降本空間受限是制約復合鋁箔滲透率提升的關鍵。
結合產業鏈調研,該行測算現有工藝條件下,復合鋁箔理論量產成本約爲3.2元/平米,是傳統鋁箔的5倍左右,其中設備折舊佔比約60%-70%,能耗佔比約20%。因其單次爲納米級沉積,需反復蒸鍍至少十幾次,生產效率相對較低,設備折舊及能耗(電費)成本難以通過規模效應大幅攤薄,理論降本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