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行業競爭加劇等新挑戰下,作爲我國重要有色金屬基地和有色行業傳統企業的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逆風前行、攻堅克難,取得哪些成績?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怎麼走?未來發展方向在哪?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錦林。
記者:白銀有色集團作爲我國重要有色金屬基地和有色行業的傳統企業之一,曾連續18年創造全國第一的輝煌成績,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您如何看待有色金屬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張錦林: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是實現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有色金屬廣泛應用於機械制造業、建築業、電子工業、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領域。隨着全國兩會的召開,有色行業國企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勢必將領先於其他行業,有色金屬市場需求潛力和發展空間會更大,高質量發展也必將邁出新的步伐,應用範圍也必將一步拓展、延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2018年有色行業也面臨着許多挑戰,白銀有色集團是如何克服困難,保持公司平穩持續發展的態勢?
張錦林: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新中國重要有色金屬基地,曾創造了連續18年銅、硫產量、利稅居全國同行業首位的輝煌,也於2017年創造了整體首發上市的奇跡,爲甘肅省屬企業實施資本運營做出了示範。
過去的一年裏,白銀有色集團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自信,全供應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提質增效,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有優。公司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積累和優勢再造,已進入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的新階段。新階段,公司發展優勢進一步凸顯,資源板塊形成採選1000萬噸的規模,冶煉板塊形成配套產業鏈和50萬噸以上的規模,海外業務形成南非貴金屬、祕魯有色金屬和國際投資貿易三大業務板塊,循環經濟產業鏈成爲 “走出去”的亮麗“名片”。公司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第五批文明單位,2018年,被評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榮獲“甘肅省人民政府質量獎”。
記者:在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質量發展”一詞再成熱點,共出現了8次,彰顯了我國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您認爲白銀有色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該如何走?
張錦林:高質量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更是有色行業發展的主題。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收官“十三五”的重要一年,也是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白銀有色集團將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實體經濟、推進高端化制造、推動兩化融合、綠色發展、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大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傳統產業着力穩定運行、提質降本,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把效益增長作爲企業生存的根本要求,堅持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淘汰落後產能並舉,着力優化生產要素,開源節流、提質增效,進一步提高傳統產業發展質量。重點抓好礦山系統增產增效、冶煉系統提質降本、獨立運營系統增強競爭力、營銷系統提升盈利水平。
二是新興產業着力綠色經濟、市場開拓,構建多元支撐發展格局。搶抓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甘肅省構建十大生態產業體系機遇,加快產業結構優化。重點抓好向下遊延伸發展產業鏈和綠色發展項目開工建設,大力支持符合行業規範條件、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持續達標、有市場前景和經營效益的分子公司拓展市場。
三是海外業務着力風險防控、運營管理,提高績效和貢獻度。健全海外業務管控模式,做強做優存量項目,審慎發展增量項目,探索建立礦業貿易、技術服務等全方位共同發展的海外業務格局。重點在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推進南美資源開發基地建設,做優南非貴金屬板塊。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跟進東南亞紅土鎳礦資源項目,帶動先進裝備、技術、標準、服務的全產業鏈輸出,打造鎳資源板塊。健全境外投資及境外項目運營管理體系,對境外投資進行全過程風險識別與管控。
四是項目建設着力流程管控、效益釋放,集聚後發優勢。以項目支撐發展,抓好關鍵環節,優化施工計劃,精準有序管理,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結構優化。重點抓好銅冶煉等建成項目釋放產能效益,溼法煉鋅渣綜合回收無害化處理項目、綜合物流園建設項目、智能裝備用超微線材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在建項目的進度和質量的管控,低品位含鋅雜料綜合回收示範項目等續建項目的規劃、論證、實施和儲備。
五是技術創新着力瓶頸問題、強化攻關,增強發展新動能。完善創新體制和管理模式,激發創新創造熱情和活力,營造全員創新氛圍。重點設立創新基金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強化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及產業化應用,加快推進白銀爐技術創新升級。籌建甘肅省銅鉛鋅深加工制造業創新中心,集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六是深化改革着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快建立市場化運營管理機制。深入貫徹中央和甘肅省國企改革意見,穩步推進改革邁向縱深。重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引進混改項目,引入非公資本,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推進集團層面混改,加快分子公司混改;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拓寬管理、技術和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實施財務預算改革,建立以財務管理爲核心的管控模式,再造業務流程;推進營銷採購改革,實現信息通暢、授權清晰、反應快速、風險可控,並探索建立新的營銷模式,向外拓展業務。
七是第一資源着力打造人才鐵軍,形成對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完善選人、育人、用人、留人一體化管理體系,集聚用好各方面優秀人才。重點建立契約化任期目標考核和監督管理運行機制,鮮明正向激勵導向,推進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匹配相應的政策、功能和資源,搭建與產業體系優化、創新體系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研發項目及日常技術攻關相結合的幹事創業平臺,形成以公司技術中心爲集聚地的人才隊伍建設新模式,推進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創新團隊;積極發揮北京、上海、香港公司的作用,吸納緊缺高端人才。
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職工羣衆幸福感和獲得感。堅持促發展與惠民生相結合,效益導向和兼顧公平相統一,完善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同向聯動的工資總額決定機制,提升職工收入水平,給職工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歸屬感;聚焦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精準對接聯系縣鄉村2019年脫貧攻堅規劃,“一戶一策”確保幫扶對象如期脫貧。
總的來說,就是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力以赴做好“提質量、降成本、創效益、增動能、抓改革、促創新、防風險、保民生”八篇文章,打造白銀有色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名片”,持續展現敢擔當、善作爲、負責任、受尊重的上市公衆公司和跨國集團企業形象。
記者:白銀有色集團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麼?目標在哪裏?
張錦林:雖然近些年白銀有色集團發展得比較快,但盈利能力還不強,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綜合考慮,從公司目前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來看,着眼當下,2019年,公司將持續把高質量發展作爲發展主線,將全年產量、營收、利潤同比增長約10%作爲奮鬥目標,着力“三大變革”,把科技創新作爲突破發展短板的重中之重,把創新驅動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力,把人才興企作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繼續從全供應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變革上來激發活力,從管理創新、提質增效、體制機制改革、新營銷方式、加強企業軟實力等方面來增強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放眼未來,今後一個時期,公司將持續搶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等歷史發展機遇,從決策、組織、人員、流程、文化、經營、成本、股東、創新、信息、營銷、環境、體制機制等各方面來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突出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穩健發展“四個發展”,持續強化創新動能、改革活力、人才強企、黨強引領“四大支撐”,持續優化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海外業務“三大板塊”,持續推動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兩個轉變”,展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鍛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