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包頭,萬物蔥蘢,一派生機勃勃。走進包頭磁馨電子有限公司年產1億只滾珠式新型防抖馬達生產車間,一批專供OPPO旗艦機的三軸滾珠式防抖馬達正在加緊生產。今年,磁馨電子籤下OPPO手機2000萬臺防抖馬達生產訂單,包頭和越南兩個生產基地每月要保證200萬臺的交付量。
據悉,磁馨電子是全球第三家可生產高端滾珠式防抖馬達的企業,目前,該公司正在加速技術研發和產線擴建, 2025年產線將擴至4條,屆時,產能將達到全球市場的50%以上。
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作爲包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今年以來,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爲目標的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拓寬產業創新之路,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寬的視野加強交流合作,更實的舉措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全力推動科創水平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聚力新產品開發和創新應用
近日,北方股份首臺120噸級純電動電動輪礦用車NTE130E成功下線。該車型是北方股份完全自主研制的一款多支路、大電量純電動電動輪礦用自卸車,該車使用動力電池替代傳統柴油機作爲動力,在重載下坡工況下,相比傳統同噸位柴油車能耗降低70%~80%;在重載上坡工況下,充電1小時可連續工作4小時以上,大幅降低礦山用戶開採運營成本。該礦用車計劃於9月在某礦山進行工業性試驗。
此前,由北方股份及相關單位共同完成的“電動輪礦用車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及整車集成研制”和“TR50E純電動礦用自卸車研制”的兩個項目參加了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科技成果鑑定會。專家經過聽取匯報、審查相關資料質詢和討論,鑑定委員會認爲,兩個項目創新性強,技術難度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北方股份每年投入不少於主營業務收入3.5%的資金用於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98%以上,新產品貢獻率爲50%以上;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工業強基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火炬計劃和重點新產品項目13項;擁有我國礦用車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特種車輛無人運輸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首批5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之一,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的“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範企業”。
傳統產業“老歌新唱”,新興產業 “歌聲嘹亮”。今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實施“創新引領”行動,以科技興蒙、京蒙協作、科技“突圍”工程爲抓手,緊密街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突圍“五大領域”“八大方向”的科技項目,圍繞主導產業、新質產業,加大稀土、光伏、新能源、數智經濟、低空經濟等科創項目的招商力度。
強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國內高層次應用型科研院所和高校爲合作重點,鼓勵引導北方稀土等龍頭企業建設中試公共服務平臺,依託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上海交大等中試基地或平臺,選取孵化成熟的優質項目,開展中試、產業化生產,實現科技成果就地研發、就地轉化。
近3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已推動科技成果實現落地轉化63個;2023年,該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9億元,位居包頭市第一。年內計劃開展產學研合作40項以上,實現科技成果落地轉化3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億元以上。
搶佔產業技術創新“智”高點
日前,北方稀土“氨碳強化合成沉澱劑工藝裝備研究及應用”項目示範線建成運行並成功轉產。該項技術克服傳統碳化塔設備體積大、佔地面積大、投資成本高、設備靈活度低等弊端,通過對過程精細強化控制,成功開展過剩氨水高效合成沉澱劑的技術研究;進行微設備放大及微系統集成,成功研發出以液態二氧化碳爲碳化原料,進一步合成沉澱劑的撬裝式模塊化合成裝備,合理、有效循環利用銨資源,實現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成果轉化。
據悉,該裝備集成屬國內首創,每日可轉化氨水50噸以上,有效解決冶煉分公司(華美公司)氨資源循環利用問題,實現良好經濟和環境效益,爲進一步實現稀土冶煉全過程氨循環、碳減排等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和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包頭英思特稀磁新材料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通過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先後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主要產品稀土磁性材料應用器件,在全球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自2021年以來,英思特每年研發投入增速保持在25%以上,平均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達到5.21%,累計投入1.3億元,形成並轉化科技成果105項,支撐該公司每年營收的平均增速達到37.1%,產品價值和行業地位快速上升。
在稀土磁性器件精密化高端化,生產智能化、綠色化等方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產品的精密加工、表面處理、磁路設計、智能組裝等工藝水平。緊跟市場需求,積極布局新賽道,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器械等領域,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努力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契合度。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包頭稀土高新區正開拓進取,浩蕩前行,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奮進。
今年,包頭稀土高新區深入開展走訪調研,全力搜集企業技術需求及相關科技信息,組織開展院士專家和企業間的對接、交流、洽談,進一步挖掘合作發展潛力;完善支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相關政策,拓寬科技創新多元化合作渠道,打通聯盟成員單位之間的技術壁壘。研發中心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資產”,不僅可以讓企業開展科研項目時少走彎路,在面向市場進行產品推廣時也是一種硬實力的體現。威豐稀土電磁材料研發中心成功升級爲內蒙古自治區級研發中心,並成功引育20名技術創新人才,公司研發團隊接連在“取向硅鋼隧道式高溫退火設備關鍵技術與工藝優化”“新能源汽車用高強高效稀土取向硅鋼新材料研發”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並獲得了1800萬元的創新資金支持。
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駐區企業形成有效發明專利1057項,累計實現500多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籤訂技術合同46項,成交額達2.06億元,佔包頭市的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