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愛國奮鬥 逐夢復興——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優秀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側記

2024年08月09日 09:03:00 新華網

新華社北戴河8月8日電 題:愛國奮鬥 逐夢復興——黨中央、國務院邀請優秀專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側記

新華社記者丁小溪

盛夏的北戴河,氣蒸霞蔚,萬木競秀。

8月1日至7日,受黨中央、國務院邀請,58位來自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科、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優秀專家代表齊聚渤海之濱。

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今年的暑期休假活動以“愛國奮鬥”爲主題,激勵專家們愛黨報國、埋頭苦幹,再攀高峯、再創佳績。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

向着民族復興的光輝彼岸,專家們搏浪擊濤、一往無前,壯志豪情與金沙白浪匯聚成雄渾澎湃的和鳴,在碧海青天久久回蕩。

山海爲證——“在大有可爲的新時代,不負黨和人民重託”

繁花簇簇,蟬聲悠悠。沿着蜿蜒小道,專家們三三兩兩,閒庭信步。

“能夠參與這次休假,我感到非常榮幸。這是黨中央對我們專家人才的關懷和信任,更是厚望和重託。”

接到休假通知的那一刻,貴州省地礦局首席科學家周琦正奮戰在找礦勘查項目一線。深耕礦產資源領域逾40年,周琦帶領團隊艱苦攻關,多次實現技術突破,爲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民族復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大局的突出位置,高瞻遠矚、守正創新,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支持人才、關愛人才。

8月3日,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廣大專家人才致以誠摯問候,強調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擔歷史重任,爲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再立新功。

專家們第一時間將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傳遞給身邊的同事和同行,鼓舞帶動大家心懷“國之大者”,銳意開拓進取,創造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回國任教20年來,有機會能夠在自己的國家進行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是我這一生感到最幸運、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表示,看到國家對於人才的重視和中國科技發展的光明前景,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選擇回國工作、回饋家鄉。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姚期智院士回信,勉勵他堅守初心使命,發揮自身優勢,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專家住地賓館的大堂牆面上,懸掛着一幅幅“國之重器”“國之利器”的照片,彰顯出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堅持自主創新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上天、入地、下海,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英雄航天員王亞平駐足觀看照片,深有感觸。“我們身處在一個呼喚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輝時代,推進着一項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偉大事業。中國航天人要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融爲一體,把航天事業作爲報效祖國的舞臺,堅信拼搏奮鬥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海風習習,海浪滔滔。專家們將愛國之情化爲報國之行,勇做投身時代洪流的奮鬥者和弄潮兒。

潮起東方——“迎難而上、蹄疾步穩,激蕩改革創新源頭活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改革春潮涌,氣勢如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連日來,聚焦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專家們碰撞思想、激揚智慧、增進共識,不斷匯聚前行的力量。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認爲,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就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的結合上做文章。

“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把三者結合起來統籌謀劃,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對高校來說,就是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調整優化學科設置,培養更多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全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薛其坤說。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

8月3日下午,古樸典雅的會客廳中,專家們圍坐一起,開展熱烈的小組討論。

“我們要進一步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持續強化體制機制保障,做到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讓文藝工作者在充分施展才能的舞臺上實現自我價值,實現自由全面發展,更好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總監山翀說。

“要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爲導向,堅持‘破四唯’與‘立新標’並舉,着力構建符合科研活動特點、體現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進一步提升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公平性。”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康相濤說。

今年的休假隊伍中,有10位專家曾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他們是工程技術領域的先進典型,是創新路上矢志不渝的領跑者。

“要持續深化培養模式和育人機制改革,從課程、教材等核心要素出發,推進卓越工程師招生、課程、教材、導師、畢業、評價等全系列標準體系建設,主動適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山西大學副校長程芳琴說。

北京城建集團總工程師李久林認爲,卓越工程師是“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培養這類工程技術人才,必須走出學校,扎根產業實踐。要遵循工程教育規律和科技創新規律,建立健全產教融合機制,源源不斷培養造就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改革,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匯聚起實現強國夢、復興夢的磅礴力量。

長風破浪——“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了,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也一定能夠實現”

巍巍山海關,依山襟海。專家們舉目遠眺,壯志縈懷。

“科學研究,就是要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努力開闢新領域、勇闖無人區,不斷突破人類認知邊界。”

從領銜研發中國首臺深海鑽機,到研制“海牛Ⅱ號”在海底成功下鑽231米,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主任萬步炎始終緊盯科技前沿,積極搶佔科技競爭制高點。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沿着古老城樓的石階向上攀登,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李風森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作爲扎根邊疆民族地區的醫學工作者,我們要將大醫精誠、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發揚光大,堅持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努力多出高水平成果。”李風森說。

幾日後,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趙新全將再一次踏上可可西裏無人區周邊區域,開展野生動物及草地變化野外考察。

“科研成果大多是靠長期專注產生的,是在循序漸進、量變積累中獲得的。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敢於受挫、愈挫愈勇,依靠終身探索成就一番事業。”趙新全說。

世道必進,後勝於今。

“我們不僅要做事業的開拓者,更要做新時代的伯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吐哺握發、唯才是舉,營造尊重獨立性、差異性的學術生態,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挑大樑、當主角,以務實、平等、開放的心態爲黨和國家培養後備人才,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以此次休假爲新起點,專家們重整行裝再出發,堅定信心,不忘初心,向着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昂首闊步前行。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愛國 奮鬥 逐夢 復興 相關的信息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2025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文章強調,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文章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堅持問
2025-01-02 10:17:00 求是 雜志 發表 書記

黨建引領逐夢遠航科技賦能再創佳績———中州鋁業拜耳法系統提質創效紀實

日前,從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州鋁業)傳出捷報:截至10月底,拜耳法系統實產超進度計劃4%,生產各項指標均大幅優化,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新驅動實力。作爲行業領先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中州鋁業以黨建賦能,牢牢把握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在資源緊張和市場競爭壓力下,傳承弘揚“勵精圖治 創新求強”的中鋁精神和“以一爲基 勇爭第一”的價值追求,通過不斷
2024-11-21 11:16:00 黨建 引領 逐夢 遠航

風華七十載,砥礪向復興!

70載風雨歷程,70載華彩篇章。深秋,洛陽市澗西區建設路50號,中鋁洛陽銅加工有限公司蘇式建築羣風姿綽約。20世紀50年代初,一羣中外專家風雨兼程來到這裏,遙望大片荒野,擘畫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洛銅)藍圖,拉開新中國現代銅加工工業發展序幕。時間記錄走過的足跡,定格歷史的精彩。從創造新中國銅加工工業發展奇跡,到依靠改革屹立於市場經濟大潮,再到如今大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歷經70年風雨,洛銅用&ldquo
2024-11-20 11:00:00 風華 七十 砥礪 復興

福特期待在華第二次復興 韓瑞麒重申“中國市場很重要”

每經記者 範文清每經編輯 段思瑤
2024-10-28 14:04:42

向“新”向“綠” 逐夢致遠——赤峯雲銅奮力打造中國銅冶煉標杆企業

赤峯雲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峯雲銅)是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二級子企業。2017年2月,爲推動赤峯雲銅40萬噸銅冶煉項目建設,赤峯市政府對赤峯雲銅實施增資擴股。赤峯雲銅由此轉變爲由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赤峯雲銅以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爲契機,秉持中鋁集團“勵精圖治、創新求強”的企業精神,
2024-10-15 09:48:00 逐夢致遠 赤峯 雲銅 奮力

奮鬥正當時 不負好時光——中鋁國際十二冶華雲三期項目建設紀實

近日,中鋁國際十二冶西北分公司承建的內蒙古華雲新材料有限公司三期42萬噸輕合金材料項目電解車間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項目合同額達6207萬元,合同工期爲13個月。目前,該項目電解槽槽殼的制作與安裝工作已順利完成,上部結構制作安裝、槽上設備、管網、鋁母線焊接以及築爐砌築等各項工作正按照進度節點有序展開。自項目開工以來,中鋁國際十二冶華雲三期項目團隊始終保持“永爭第一”的戰
2024-10-15 09:00:00 奮鬥 當時 不負 時光

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一年間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2023年10月,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標志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爲做好新時代新徵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舉旗幟、明方向,守正道、開新局。一年
2024-10-08 09:21:00 強國 建設 民族 復興

各民族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紀實

各民族一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紀實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民族工作,正確處理民族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原創性論斷,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
2024-09-27 13:47:00 習近平 同志 核心 黨中央
更多與 愛國 奮鬥 逐夢 復興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