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安科技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生產線。受訪者供圖
“變則通,通則久。”2008年一場突然襲來的金融風暴,痛定思痛的東莞率先吹響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號角。2009年,沉寂多年的東莞上市企業隊伍迎來新的入局者,打破發展僵局。
2009年至2012年間,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地在電子、LED照明、電源、微生物、輕金屬醫用等領域形成了一場上市融資競賽。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宜安科技”),便是這場競賽中的東莞力量。
對於國內而言,宜安科技是本土鎂合金領域的領跑者;對於東莞而言,宜安科技還拉開了東莞外資企業競相上市的大幕。
經過30餘年的發展,宜安科技從傳統加工制造企業轉型成爲專注於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爲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企業,主要涉及消費電子、汽車零配件、醫療器械、通訊基礎設備、大型LED幕牆、工業配件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宜安科技通過投資、並購新業務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旗下有17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有2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個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個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
“30年來,改變公司命運的關鍵決策有三:一是適時抓住了公司產品轉型升級契機,二是2012年成功上市,三是2018年國資控股。”宜安科技董事長劉守軍說道。
堅定轉型——與時代同行
宜安科技的前身是一家小型加工廠。
1987年,宜安科技創始人李揚德在深圳沙頭角的一個小廠房內建立了生產線,專門爲家庭用品打磨鑽孔。1993年,他將工廠搬至緊鄰深圳的東莞市清溪鎮,正式成立了宜安電器,專注開展電器制品制造。
起初,宜安電器主要從事熱固性塑料業務,隨着客戶產品增加,又做起了鋁合金壓鑄。李揚德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及宜安產品線的轉變:“鋁合金壓鑄的鍋身和熱固性手柄並在一起,就可以組裝成一個鍋,於是我們就開始做鍋,然後將鍋裝上發熱管,就成爲電鍋了,我們就開始生產電器產品。”
2005年前後,由於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家用電器行業賽道上競爭者越來越多,行業競爭日漸白熱化。
意識到電器制造行業附加值走低和行業發展前景不明朗,宜安電器更名爲宜安科技,將公司賽道轉向鎂鋁合金精密壓鑄賽道,公司產品也轉向高端電器殼體、電動工具殼體、工業配件等鎂、鋁合金等精密壓鑄件。
“2010年前後,公司開始了液態金屬材料和高純鎂材料的研發,爲公司未來發展做好技術儲備。”劉守軍說道。
在新的賽道上,宜安科技又瞄準了風口,這次的終端是3C產品。
2010年,隨着智能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迭代升級,3C產品由傳統的塑膠外殼向金屬外殼及中框的應用升級,產品要求在便攜的同時強調輕、薄、小。宜安科技敏銳地將鎂鋁合金材料應用至消費電子結構件,同步開發了稀土鎂合金和薄壁鎂合金的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運動相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上實現規模化生產。
與此同時,公司的決策者們一直在思考鎂鋁合金材料還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當了解到金屬鎂不僅是優質的工業用鑄造材料,還可以進一步開發成醫用材料時,宜安科技的決策者們便帶領公司開啓了可降解生物醫用鎂合金的研發創新之旅。
2009年,宜安科技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重慶大學共同研制了99.999%高純鎂制備方法。在當時,工業使用層面並不需要純度如此高的鎂金屬,宜安科技這一舉措是在“放長線釣大魚”,爲未來布局。
在醫療器械領域,技術帶頭人的綜合能力幾乎決定着發展的“天花板”,宜安科技選擇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在中國材料領域泰鬥、金屬材料學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師昌緒的幫助指導下,宜安科技組建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人才團隊、技術創新、專利資源作爲三大支柱,託起了宜安科技這座大廈。
一次次的轉型,既拓寬了宜安科技的發展局面,也爲公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敢闖敢試的基因。
成功上市——駛入快車道
2012年6月19日,宜安科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
劉守軍表示,上市後公司融資渠道得到拓寬,推動了公司規模的擴大和發展,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公信力、品牌形象、管理水平、競爭能力,公司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成爲國內名副其實的輕質合金材料研發、成型、壓鑄、制造領域上市領軍企業後,在企業管理理念、企業目標、運作思路、企業文化、品牌建設等方面,宜安科技都煥發出新的活力。
2012年6月,宜安科技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受訪者供圖
2014年,宜安科技確立了公司未來的三大發展戰略——鎂鋁合金精密結構件、液態金屬、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
當時,國家實施節能減排戰略,新能源汽車乘着東風,駛入高速“行車道”,宜安科技將公司產品轉型至鎂鋁合金汽車零部件。同時,超薄鎂合金和稀土鎂合金在汽車輕量化產品的應用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宜安科技生產的電機、電控、電池包、轉向系統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在幾年內就成功覆蓋了衆多國際國內知名客戶品牌。
據悉,宜安科技是行業內最早進行液態金屬研發的企業,也是國內最早將液態金屬應用在汽車零部件和消費電子結構件的企業。宜安科技具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液態金屬生產線,在液態金屬材料成分、成型技術設備等多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
近年來,宜安科技的液態金屬產品在生活中越發受到關注。其全球獨家向特斯拉供應汽車門鎖扣,宜安科技生產的折疊屏手機鉸鏈結構件已在多款折疊屏手機上應用……
宜安科技生產車間JSW半固態壓鑄機。受訪者供圖
上市之後,宜安科技有了更充裕的資金和更廣闊的平臺用於推進艱辛和耗時的高純醫用鎂項目。
在骨科臨牀方面,此前,骨折多使用不鏽鋼或鈦合金骨釘,患者需要在手術後二次取出。宜安科技研發的可降解鎂骨釘,鎂骨釘產品純度爲99.99wt.%,具有元素單一、不用考慮多元素毒性影響,可在體內降解,讓患者遠離二次手術取出的痛苦。
2015年,宜安科技與多位業內專家在北京成立“可降解鎂植入物臨牀創新聯盟”。2016年,宜安科技取得多項技術檢驗報告,並得到國內七家臨牀醫院的倫理批件,正式向藥監局申請臨牀試驗審批。
2019年7月,宜安科技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臨牀試驗審批正式通過,成爲國內首款獲準臨牀的生物可降解金屬螺釘,此前因研發到臨牀的時間過長而猶豫和懷疑的股民,終於又提振了信心。
隨後,宜安科技鎂骨釘的進展一直在聚光燈的關注下——2020年1月臨牀試驗正式成功入組第一例;2020年5月,純鎂可降解金屬螺釘已通過歐盟醫療器械考核,取得CE認證;2023年臨牀入組184例全部完成,並於2024年2月完成全部跟蹤隨訪工作。“目前,9家臨牀醫院正在整理數據,形成臨牀試驗報告階段,相信公司很快就可取得臨牀試驗報告,並申請產品注冊。”劉守軍表示。
業內專家預測,未來10—15年,我國骨科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爲10%—15%,僅這一項醫用鎂合金材料市場規模就可達120億元。由此可見,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潛在的市場空間巨大。
十年磨一劍。在研發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產品上,宜安科技始終相信,一路的堅持都是值得。
國資入局——蓄勢再出發
2018年,是宜安科技歷史上又一個大年。這一年,民營企業出身的宜安科技,在國資力量注入後“搖身一變”成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2018年3月,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株洲國投”)就啓動了入主宜安科技的步伐。3月2日,株洲國投耗資4.3億元,全部認購了宜安科技非公開發行的5000萬股,成爲宜安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此後,株洲國投與宜安科技的關系更近一步。5月3日,宜安實業與株洲國投籤署股權轉讓等相關協議,轉讓4500萬股給株洲國投。自此,股權交易完成後,株洲國投成爲宜安科技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獲取實際控制權。
這次股權變動看似意外,其實則在“情理之中”。
株洲重點發展通用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而宜安科技傳統的鋁合金、鎂合金的精密壓鑄以及正在進行的液態金屬產業化項目,都與株洲產業發展的契合度較高,協同效應明顯。
數據見真章。2015年—2017年,宜安科技的營業收入持續上升,但淨利潤持續下降。株洲國投入股後,宜安科技業績出現明顯變化,收入和盈利同比雙雙增長。
宜安科技公司廠區。受訪者供圖
株洲國投成爲公司控股股東後,公司發生了諸多可喜的變化。首先在業務拓展方面,公司與國投集團旗下子公司的業務協同,助力公司開拓長株潭地區業務;其次是管理模式優化,實現了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科學、系統管理模式的轉變,通過工作流程優化和績效評估、建章立制等方法,提高公司經營效率。
株洲國投堅定支持公司鎂鋁合金精密結構件、液態金屬、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三大塊業務的發展。株洲市領導和國投領導在諸多場合幫助公司推介上述三大業務,也積極爲公司在業務合作和研發創新上牽線搭橋。
鑑往知來,宜安科技將在國資加持下蓄勢再出發,繼續扎根東莞,深耕主業,做強實業,提高產能規模,提升產品品質,完善產業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談起東莞資本市場的發展,劉守軍講道:“東莞資本市場過去30年,是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發展過程。未來30年將綻放無限可能。”
【對話訪談】
劉守軍: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宜安科技董事長劉守軍。受訪者供圖
筆者:株洲國投爲何看重了宜安科技?國有資本加入後,宜安科技是如何推動東莞、株洲兩地合作共贏的?
劉守軍:株洲國投集團成立於1998年,是株洲市委、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資產投資運營企業,注冊資本40億元,資產總額1166億元。
株洲國投集團堅持“產業發展商”定位,以先進制造業爲主業,以產業投資、產業園區、產業服務三大板塊爲支撐,服務株洲市“3+3+2”現代產業體系,堅守“產業投資、產業服務”兩大主業。
株洲國投集團堅持投資基金化理念,深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北鬥”產業鏈,宜安科技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前景好,且公司還具備液態金屬和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兩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所以株洲國投集團先全部認購了宜安科技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後又通過協議轉讓取得了宜安科技的控制權。
株洲國投集團成爲宜安科技控股股東後,有助於株洲國投集團旗下相關企業與宜安科技協同發展,推動宜安科技產業轉型升級。宜安科技首先和株洲國投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了株洲宜安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作爲公司開拓長株潭業務的第一步。公司又設立了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作爲公司在中部地區的生產基地,東莞的生產基地仍立足清溪,服務公司珠三角地區客戶。
【現場一線】
在宜安科技的生產線上,精度是以0.01mm爲單位的。細長的金屬條上分布着規則的鋸口,一眼很難看出是用於折疊屏手機的裝飾件和支撐件。
2019年宜安科技爲國內最大手機公司提供了兩款液態金屬鉸鏈,第一代液態金屬鉸鏈項目2019年10月進入量產,第二代液態金屬鉸鏈項目2019年11月份開始進入量產。
早在2018年以來,宜安科技與手機品牌商共同展開戰略合作研究,開發液態金屬鉸鏈核心關鍵部件的設計。這些部件平均壁厚0.30mm,尺寸公差滿足+/-0.03mm,平面度小於0.10mm,已通過10萬次以上的折疊測試。
在宜安科技,技術研發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擁有衆多技術專利並不令他們感到滿足。宜安科技一直對長期委身於實驗室的液態金屬有種執念,這種執念推動着他們,把這個1959年就被研發出來的金屬體系材料實現產業化突破。
宜安科技生產車間的6100T大型布勒壓鑄機。受訪者供圖
除了技術開發與產業轉化工作外,宜安科技還持續資助我國液態金屬及醫用鎂合金的基礎研究,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爲我國液態金屬和醫用鎂合金的發展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作出了貢獻。
其創始人曾言,四流企業賣勞力,三流企業賣設計,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專利。回過頭看,在此標準要求下的宜安科技,早已比專利再往前走了一步,朝着“超一流”企業邁進。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