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9月12日消息: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創下近兩周來的最高點,因爲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需求改善,美聯儲降息前景也帶來支持。
截至周四格林尼治時間1600,LME三個月期銅上漲1.21%,報每噸9,215美元。早盤曾觸及8月30日以來的最高水平9,294.50美元。
銅價通常被視爲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2024年迄今期銅上漲7.7%,延續了2023年銅價上漲2%的走勢,反映出主要礦山關閉以及生產中斷,可能導致2024年全球礦銅供應趨緊,而礦銅供應緊張可能導致銅冶煉廠減產,與此同時,綠色轉型以及人工智能等行業帶來的額外需求將導致全球供需長期短缺,引發基金做多熱潮,推動銅價在5月20日觸及歷史峯值11,104.5美元。自那之後,銅價在多頭平倉以及現貨需求不的壓力下回落,迄今較歷史高點仍下跌17個百分點。
隨着銅價下跌,中國需求出現改善,反映在上海洋山銅溢價升至三個月來的最高點,銅庫存也持續下降。
周四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市場看起來恢復活力,中國的銅需求可能顯示出復蘇的跡象,這是銅市走強的主要驅動力。
漢森補充說,最近銅和鋁的庫存最近都在下降。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倉庫的銅庫存爲215,374噸,在過去三個月裏減少了36%,創下三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上海洋山銅溢價已升至每噸65美元,而5月份時爲負20美元/噸。
經紀商BANDS金融公司的分析師表示,最近看到中國現貨市場有一些購買興趣,國慶長假前也有一些採購需求。不過,銅價進一步上漲可能遏制需求。
周四,LME期鎳下跌0.1%,報每噸16,090美元,也是LME走勢最弱的金屬。周三,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莫斯科應考慮限制鎳出口,不過市場對此反應平淡。俄羅斯是中國和歐洲的主要鎳供應國。
其他金屬的收盤報價爲,LME鋁上漲1.8%,報每噸2,412美元,觸及9月3日以來的最高水平;鋅飆升3.2%,報每噸2,858.50美元,觸及9月2日以來的新高;鉛上漲1.9%,報每噸2,025.50美元;錫上漲1.2%,報每噸31,3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