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中肩負重要使命。新時代新徵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承擔着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本文以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爲研究對象,淺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改革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對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剖析,並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維護企業穩定
通過加強對員工的思想動態調研,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進員工之間的合作和協作關系,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傳承企業文化
通過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教育、培訓,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進企業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企業文化觀念,培養企業文化的傳承者和宣傳者,增強員工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觀念,推動企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落實企業決策
通過對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學習宣傳,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幫助落實企業的決策和要求,引導員工積極響應企業的決策,高效執行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促進員工發展
通過開展培訓和教育活動,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層黨組織中可以提高員工個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和促進職業發展。提升員工的政治敏銳性和組織感召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幫助員工實現個人職業發展和成長。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
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
經濟全球化與意識形態多元化的衝擊
隨着經濟全球化和意識形態多元化的不斷深入和信息傳播的速度不斷推進,部分基層黨組織缺乏專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或是未與時俱進開展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理論功底有限,專業水準較低,知識結構更新不夠快,思想觀念相對滯後,難以達到新時期意識形態工作的標準和要求。
企業文化與黨建工作融合不深
部分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工作聯系不足、融合不夠,未形成企業文化戰略、核心價值理念、願景使命、基本定位等系列品牌內涵,未將基層黨建工作樹品牌和企業文化相結合,導致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並不理想。
陣地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部分基層黨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處於起步階段,文化陣地和設施規模不等、參差不齊,精神文明創建還不夠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實施。
基層黨組織
思想政治工作難題的解決途徑
加強意識形態工作
隨着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渠道多、內容量大,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在網絡上迅速發酵。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必須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搶佔輿論宣傳陣地,引領網絡輿論導向,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一是打造意識形態傳播陣地。當今時代,誰能用好新技術、新手段,誰就能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要因時而變、應勢而動,積極開通並用好企業官網、微信公衆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運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增進基層員工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旗幟鮮明地開展正面引導,搶佔網絡輿論制高點。二是轉變意識形態傳播模式。要積極探索形象式、融合式的傳播新模式,例如,根據現今受衆閱讀的碎片化、淺顯化的特點,在宣傳過程中要堅持圖片優於文字、視頻優於圖片、短片優於長片、動畫優於靜態圖,增強運用多種方式提升宣傳思想工作的感染力、影響力和生命力。要少講幹巴巴的理論,多講活生生的故事,找準員工思想認識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生動講述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故事、員工奮鬥故事,要組織各種精彩、精練的故事載體,把企業發展的理念、舉措、品牌、文化、價值追求寄寓其中,使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得,不經意間讓黨的創新理論和企業價值觀入腦入心。三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陣地主動權。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從業人員要有危機意識,主動學網、懂網、用網,讓自己成爲各類意識形態陣地的行家裏手。要克服“本領恐慌”,認真研究把握各類意識形態陣地的基本屬性和發展規律,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這樣才能把意識形態陣地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最大增量。
配優建強思想政治工作專職隊伍力量
做好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靠隊伍、靠人才。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做好新時代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要建立健全用人機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科學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資源,實行企業行政領導“一崗雙責”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按照不低於正式職工總數1%的標準配足配齊專職政工幹部,確保意識形態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責任能落實。二要建立健全培訓機制。通過此次主題教育專題調研發現,基層政工幹部大多業務能力不足,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力不從心,影響了工作開展,要多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政工幹部進行培訓。建立政工幹部交流、輪崗制度,使政工幹部合理流動,在不同崗位經受鍛煉、增長才幹,成爲復合型人才。三要建立考核激勵機制。根據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和規律,制訂更加合理公平的考核目標和辦法,將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結合起來,將考核結果與幹部的進步緊密聯系起來,對政治思想表現好、工作能力強、具備發展潛力的幹部,可優先提拔使用,調動幹部的進取心,杜絕“幹好幹壞都一樣”現象的發生。讓政工幹部感覺工作受重視、有前途、有價值,從而激發工作的積極性。
不斷深化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實踐中,許多國有企業都意識到,將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與黨的先進思想相互融合,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進而達到縱深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一是做強做優基層黨組織建設。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爲長遠之計、固本之策,堅持大抓基層,夯實黨建基礎,推動黨建創新,推動基層黨建和基層生產經營全面融合、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創建黨建責任區、黨員示範崗,就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急難險重任務進行攻關,表彰一批基層黨建先進典型,以經濟貢獻力和改革發展力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二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注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引領員工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推動其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黨建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做好企業文化的總結提煉和繼承發揚,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形成企業文化戰略、核心價值理念、願景使命、基本定位等系列品牌內涵,打造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化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加強網絡文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以先進典型爲榜樣,切實做好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好事的深度挖掘、典型宣傳工作,切實弘揚社會正能量和新風尚,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生動局面。三是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用活用足用好“每月學習日”,依照業務特點和學習形式自主打造各具特色的支部學習平臺,實現政治學習進車間、進班組。深化各類學習教育、主題教育、創先爭優、典型選樹等活動,廣泛開展微黨課、重溫誓詞、過政治生日等主題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四是深抓載體創新。立足企業改革發展實際,創建各具特色的黨建+企業文化品牌,探索“大黨建”“區域黨建”“互聯網+黨建”等新途徑,打造基層黨建“共同體”“生態圈”。深化羣團改革,保持和增強羣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羣衆性,發揮羣團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志願服務等活動,將廣大幹部職工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