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色金屬市場也迎來新的變化。本周,有色金屬整體呈現偏弱走勢。
內盤方面,與11月5日收盤價相比,11月15日收盤滬銅下跌4.9%,滬鋁下跌1.1%,滬鋅下跌1.7%,滬鎳下跌1.1%,滬錫下跌7.1%。外盤方面,本周倫銅累計下跌4.68%,COMEX期銅累計下跌5.64%,倫鉛累計下跌3.31%,倫鋅累計下跌超1.07%,倫鎳累計下跌超5.22%,倫錫累計下跌9.18%。
“目前海外宏觀交易焦點主要集中於特朗普各項政策的影響以及美聯儲的後續降息路徑。具體來看,特朗普的各項政策對有色金屬來說既有利空亦有利多,最直觀的利空體現在關稅政策方面,美國增加關稅將直接造成我國鋁及其相關制品的出口需求下降。特朗普支持美國傳統能源行業發展,將打壓新能源汽車行業,利空銅、鋁。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基建方面的計劃又會對銅、鋁的傳統需求形成支撐。”國信期貨首席有色分析師顧馮達說。
中輝期貨有色研究員王維芒告訴記者,導致有色金屬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場預計特朗普的財政政策和關稅政策將導致高通脹和美元指數走強;二是美聯儲官員的最新表態降低了降息預期。
“美國10月PPI環比上漲0.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10月核心PPI環比上漲0.3%,10月CPI同比增長2.6%,創三個月新高。雖然美聯儲12月大概率繼續降息,但相關數據或許促使美聯儲未來放慢降息步伐。本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不急於降息,市場大幅下調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美元周度漲幅超1.61%,逼近兩年多以來高位,有色金屬價格承壓。”王維芒說。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特朗普的政策主張較爲復雜,將從不同角度對有色金屬價格產生影響,且政策推行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未來針對特朗普政策展開的交易將頻繁出現預期差,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從產業基本面來看,銅和鋁都將迎來需求淡季。就銅而言,銅精礦端的供應擔憂將爲銅價重心上移提供支撐,現階段來看,國內銅社會庫存持續去化,但整體庫存水平高於去年同期。此外,有市場人士表示,智利國家銅業公司向中國客戶提供的2025年精煉銅合約溢價爲89美元/噸,與一年前基本持平,表明市場並不看好未來銅需求增長。”?顧馮達說。
國際銅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8月全球銅礦產量約1487.4萬噸,較2023年同期增長1.97%,增速低於此前預測的3.7%。近期,米拉多銅礦因厄瓜多爾政府的限電要求進入15天的停產周期,預計影響銅產量0.52萬金屬噸。國內11月精煉銅產量預計持續下降,精煉銅供應過剩格局將有所緩解。海外需求預期中性偏弱,數據顯示,2024年1—8月全球銅消費量累計達到1778.8萬噸,同比小幅下降0.14%。2024年以來,銅需求端表現相對穩定,短期內將步入需求淡季,11月初開工率穩定,需關注下遊在銅價企穩後的採購意願。
庫存方面,目前海外銅庫存處於高位,近期倫銅累庫1875噸至27.3萬噸。國內銅社會庫存、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都在下降,但是保稅區庫存仍在增加。
看向鋁市場,10月我國電解鋁產能利用率爲97.23%。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已接近紅線。雲南地區能源供給通過火電、水電、風電等多渠道補充,傳統枯水期不減產,四川、貴州、新疆仍有50萬噸產能預計在四季度復產,電解鋁供給將超過4400萬噸,後續產能提升空間非常有限。
“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車、光伏、特高壓輸電等領域的需求明顯增長,未來或將繼續增長。不過,地產行業新開工、竣工等數據持續下滑,用鋁需求縮減。預計2024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用鋁量爲1180萬噸,較去年減少44.31萬噸。整體上鋁或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王維芒說。
顧馮達認爲,長期來看,國內4550萬噸的鋁產能上限將支撐鋁價中樞上移。當前氧化鋁價格不斷上漲,鋁的生產成本也漲至20000元/噸的高位,將限制鋁價下方空間。本周初,鋁錠出現小幅累庫,鋁下遊加工企業開工率已連續三周下降,或對鋁錠去庫造成阻礙。
展望後市,王維芒認爲,國內一系列利好政策逐漸落地顯效,利多有色金屬價格。周五國內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明顯,10月國內家電消費額同比增長39.2%,汽車銷量同比上漲3.7%。另外,明年特朗普上臺之後的財政政策和關稅政策也將對有色金屬價格產生顯著影響。
“在宏觀交易邏輯多變、市場波動性放大的背景下,消費淡季帶來需求回落預期,市場資金很難在有色金屬板塊長期停留。後期需關注宏觀與基本面形成的階段性共振,有色金屬或走出一波震蕩調整行情。”顧馮達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