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共促非煤礦山採礦技術創新發展 第二屆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裝備與技術發展學術交流會召開

2024年11月12日 12:40:00 中國有色金屬報

11月9日,第二屆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裝備與技術發展學術交流會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會議聚焦非爆破機械採礦方式和連續開採模式,以“引領機械採礦裝備與技術進步 促進非煤礦山採礦技術創新發展”爲主題,旨在加強非煤礦山機械採礦裝備與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非煤礦山機械採礦裝備和深部資源開發方向的未來產業發展,助力培育和發展礦山行業新質生產力,促進礦山安全高質量發展。

會議由礦冶集團、中國有色礦業集團、紫金礦業集團、雲南磷化集團、金川集團共同主辦,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礦山企業、裝備廠商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領導者等共300餘人參加會議。與會代表深入探討了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裝備與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彥卿代表會議主辦方致歡迎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運敏、吳愛祥、杜時貴,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政策法規和科技裝備司司長薛劍光,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監事長張洪國,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永濤,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總工程師雷平喜爲會議致辭。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楊小聰、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王家臣等專家作學術報告。

會前,11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機械採掘專業委員會在昆明成立,爲推動非爆破機械採礦技術創新與應用帶來了新的契機。

非爆破機械連續開採:

非煤礦山轉型的必由之路

礦產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隨着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非煤礦山傳統開採方式已難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需求。因此,推動非煤礦山開採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已成爲我國礦業領域的一項緊迫任務。

薛劍光表示,開採向非爆破、連續模式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爲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行路徑,符合我國礦山安全發展的正確的方向。

王運敏表示,機械採礦是非煤礦山採掘技術的重大變革,是國內外採礦界一直追求的目標。推進我國非煤礦山向非爆機械連續採礦方式變革,加強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裝備與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有力推動礦業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型。

此外,杜時貴進一步闡述了機械採礦技術的創新方向,強調了採礦效率、安全性和環保性在當下的深遠影響。他指出,非煤礦山機械採礦技術的進步不僅關系到開採效率的提升,更能有效提升採礦作業的安全性和環保性,進而服務於國家的資源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他表示,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和深部礦山開採的高風險,採礦裝備需要更加精準和智能,以應對不斷增加的深層開採挑戰。當前,我國非煤礦山行業正處於向綠色、智能、機械化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爲各方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

馬彥卿表示,礦冶集團作爲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始終以“以技術創新促進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爲發展使命,長期致力於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技術創新,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業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未來,礦業企業、科研和設計單位、高等院校等要進一步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礦山工程爲依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技術研發、試驗驗證、生產制造以及實際應用等各個環節開展更加緊密、高效的合作,進而有效提升我國非煤礦山機械採礦裝備與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爲有色金屬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張洪國強調,不論是煤礦還是非煤礦山,連續開採是礦業界一直追求的目標,礦業界始終持續關注採礦裝備的技術創新與突破,發展機械連續採礦裝備與技術是國內外礦產資源開發的客觀需要,並將帶動採礦裝備技術變革與產業鏈的躍升。他建議,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爲非煤礦山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具體裝備方面,懸臂掘進機、TBM(全斷面掘進機)等非爆破開採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受到了廣泛關注。這類裝備在交通、水利、煤礦等工程中已取得良好成效,並爲非煤礦山的連續開採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與會專家一致認爲,非爆破連續開採不僅在提高採礦效率方面具有優勢,更爲礦山的智能化、無人化作業奠定了基礎。

智能化與綠色採礦:

非煤礦山行業的可持續未來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非煤礦山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需求不斷加大。傳統的爆破採礦模式既帶來較大的環境負擔,又無法適應智能化發展需求。會議指出,非煤礦山行業向智能化、無人化發展的趨勢日益顯著,並且這一趨勢在減少環境破壞、提升作業安全性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

吳愛祥指出,隨着礦山機械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步伐逐漸推進,非煤礦山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從傳統開採方式向機械化、連續化、智能化的重大轉型,而這種轉型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不僅是開採方式的變化,更是我們採礦行業整體理念的升級,是實現生態責任與資源開發並重的新時代要求。裝備和技術的創新,既是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

智能化採礦不僅意味着高效和安全,還與綠色低碳的目標密切相關。張永濤認爲,先進的技術裝備是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礦山建設的關鍵。推動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裝備和技術發展,對於提升我國礦業整體競爭力、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礦業正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礦山智能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採礦設備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得到了推廣應用,深部礦產資源開採技術的研發應用實現了較大突破,但距離實現全面智能化、無人化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產學研共同努力,科研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努力研究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交流思想、合力攻關,以實現礦山智能化、自動化的宏偉目標。

與會專家認爲,智能化技術可以幫助非煤礦山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並減少因傳統爆破引起的生態破壞。無人化礦山系統、智能監測設備和自動化操作流程等新技術,將推動非煤礦山逐步走向低排放、高效率的發展模式。

雷平喜表示,實現非煤礦山連續開採是採礦界一直追求的目標。他建議,一要打造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原創技術策源地;二要打造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創新卓越團隊;三要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機械連續採礦和智能化融合發展;四要積極推動非煤礦山機械連續採礦技術規範和標準體系建設;五要進一步增強交流合作,凝聚行業共識,釋放創新潛力。

楊小聰表示,未來,我們要加速非煤礦山採礦技術與裝備的變革性創新,以開採技術創新促進礦山智能化建設和管理能力提升,使機械連續採礦成爲推動我國非煤礦山採礦技術跨越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同步提升採礦技術裝備綜合科創能力,提高我國礦產資源供給保障能力和建設開發水平,奠定國內外領先優勢。

會上,專家學者對非煤礦山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諸多建議和設想。可以預見,隨着機械採礦裝備技術的進步和智能化、綠色化理念的逐步深化,非煤礦山行業將邁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非煤礦山的機械化連續採礦,將成爲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礦產資源利用效率和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煤礦 採礦 技術 創新 相關的信息

東方鉭業:目前公司的發展理念是:做優鉭粉、做強制品、做好運作,並加強科技創新和精益管理兩方面工作,真正達到產業規模化和質量效益化

有投資者向東方鉭業(000962)提問, 原重組目標企業“西材院”在2019-2023年間,年淨利潤從1.48億元穩步增長到2.7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6.74%,軍工板塊業務淨利潤率超30%,利潤規模可觀、盈利能力強,對東方鉭業財務狀況有積極影響,目前的“西材院”財務狀況及發展前景是否已開始附和重組要求(以前重組失敗的考慮主因是業績不穩定),謝謝。公司回答表示,目前公司的發展理念是:做優鉭粉、
2025-01-06 15:58:39

中金嶺南廣西礦業一項科技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對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廣西中金嶺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西礦業”)牽頭完成的多災源復雜難採礦體微擾動低沉降開採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彭蘇萍等7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經過詳細嚴謹的審查、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爲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鑑定。該鑑定
2025-01-06 10:15:00 金嶺南 廣西 礦業 一項

石英股份:我們樂意看到和接受任何新技術的出現

有投資者向石英股份(603688)提問, 近日有媒體報道,武漢某家公司用稻谷殼制取了99.99%(4N)的石英砂,如果這種技術大面積運用,是否會對公司造成極大的衝擊?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您提到的事情我不清楚,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符合科學邏輯和科學常識的創新均有可能,我們樂意看到和接受任何新技術的出現,謝謝!點擊進入交易所官方互動平臺查看更多
2025-01-03 18:04:58

藍曉科技:公司爲氧化鋁提鎵生產企業提供提鎵樹脂、技術支持

有投資者向藍曉科技(300487)提問, 你好,貴公司生產金屬鎵嗎?年產量是多少?公司回答表示,投資者您好:藍曉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吸附分離材料以及圍繞吸附分離材料形成的配套系統裝置和吸附分離一體化柔性解決方案。公司不直接生產鎵,公司爲氧化鋁提鎵生產企業提供提鎵樹脂、技術支持,所提取鎵產品通常爲4N鎵(純度99.99%以上,雜質總含量小於100ppm)。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謝謝。點擊進
2025-01-03 16:28:39

白銀集團2024年主產品產量再創新高

2024年,白銀集團統籌生產經營、產業發展、改革創新、安全環保等各項工作,頂住壓力、直面挑戰、克難奮進,全力推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擴量升級;全年銅鉛鋅主產品產量同比增長7.17%,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再創歷史新高。2024年,白銀集團堅持強化有色基礎產品供給保障與實現產品高端化高附加值兩手齊抓,深入實施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6+1”行動,更大力度改造提升傳統有色主體
2025-01-03 16:12:00 白銀 集團 2024年 產品產量

多家有色金屬企業獲評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近日,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公布了第三十一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名單,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推薦的10項管理成果中有6項獲此殊榮,獲獎比例與數量質量較往屆均有較大提升。其中由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創造,葛紅林擔任主要創造人的《實現央地合作共贏的千億級有色資源重組整合管理》以及由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造,張永利、王海豐擔任主要創造人的《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融合發展管理》成果被
2025-01-03 15:08:00 多家 有色金屬 企業 獲評

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強化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創新發展 助推國內鋁工業綠色轉型

強化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創新發展助推國內鋁工業綠色轉型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段向東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赤泥綜合利用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立足赤泥利用產業發展現狀,從技術、市場、標準和產業體系等角度提出了系統性推動方案,方向明確、內容全面、翔實具體,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該方案的發布,對推動我國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引領國內鋁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2025-01-03 09:42:00 集團 黨組 書記 董事長

金鼎鋅業低品位復雜難處理氧硫混合礦技術攻關獲得重大突破

經過金鼎鋅業和昆明冶研院等相關科研院所持之不懈艱苦努力,蘭坪低品位氧硫混合鉛鋅礦綜合利用取得關鍵突破——氧化鋅精礦“藥劑剝離-脫碳轉型”全溼法冶煉工藝在金鼎鋅業全流程拉通,打通了選礦到冶煉的技術瓶頸,爲蘭坪低品位氧硫混合堆存礦綜合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舉意味着金鼎鋅業鳳凰山露天礦山上沉睡多年的低品位氧硫混合鉛鋅礦將逆襲“重生”
2025-01-02 10:48:00 金鼎鋅業 品位 復雜 難處理
更多與 煤礦 採礦 技術 創新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