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1月22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下跌,因爲數據顯示歐元區商業活動下滑,導致歐元走弱,美元走強也拖累工業金屬下跌。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654,LME三個月期銅下跌0.4%,報每噸8,971美元。此前該合約曾在11月14日跌至8,867美元,爲8月12日以來的最低點。
本周倫銅下跌0.39%,這也是連續第八下跌,之前七周分別下跌4.61%,1.19%,0.32%、0.25%,1.91%、1.43%和0.33%。
周五的一項調查顯示,本月歐元區佔主導地位的服務業萎縮,制造業進一步陷入衰退。數據公布後,歐元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美元指數創下兩年來新高。
自9月30日觸及1萬美元以上的四個月高點以來,倫銅已經下跌12%,主要因爲美元持續走強,中國需求前景令人擔憂。
本周美元連續三周走強,使得美元計價的金屬對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更貴。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可能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並取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令人對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的經濟以及商品需求前景感到擔憂。
俄烏緊張局勢升級,烏克蘭使用美國和英國遠程導彈打擊俄羅斯,而俄羅斯周四使用新開發的超高因素彈道導彈襲擊烏克蘭,導致投機資金的避險興趣增加,提振黃金創下兩年來的最大單周漲幅,並對包括工業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構成壓力。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在緊張局勢加劇和(美國)關稅威脅的背景下,工業金屬也陷入困境,降低了短期增長和需求前景,而黃金和其他投資金屬則獲得了避險買盤。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可能在明年初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近40%的關稅,這可能導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損失1個百分點。
銅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和交通運輸領域,被視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晴雨表。今年迄今倫銅仍上漲4.8%,延續了2023年上漲2%的走勢,反映出主要礦山關閉以及生產中斷可能導致全球礦銅供應趨緊;而全球綠色轉型以及人工智能興起,可能提振銅需求額外增長,導致銅市長期供需趨緊。投機基金大舉入市,推動倫銅在5月20日創下11,104.5美元的歷史高點後,不過自那時起,由於擔心經濟增長放慢,頭號消費國的需求疲軟,銅價震蕩走低,迄今已下跌19.2%。
隨着銅價下跌,現貨需求有所恢復。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庫存連續五周下降。
周五,LME三個月期鋁下跌0.5%,報每噸2,618.5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5%。此前曾連續兩周上漲,觸及五個月的高點2732美元,因爲鋁土礦和氧化鋁供應中斷。
其他金屬的收盤報價爲LME鋅下跌0.9%,報每噸2,964美元;錫上漲0.8%,報每噸28,880美元;鎳上漲0.8%,報每噸15,845美元。
鉛上漲1.0%,報每噸2,017.50美元,受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下降以及LME注冊倉庫新庫存注銷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