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次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地質調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扎實做好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總結第三次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以來的工作進展,分析新形勢新挑戰,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區調改革任務,促進區調工作高質量發展,爲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地質支撐。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李金發作工作報告,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學義作總結講話。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全體成員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區調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根基。百餘年來,全國區調隊伍發揚愛國奉獻、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及時填補了地質國情的空白,有力支撐了國家礦產資源安全,有效服務了重大工程建設和國家重要戰略規劃實施,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創性引領性成果,引領了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實施和重要平臺建設,樹立了我國地質工作“百年老店”的歷史豐碑,爲新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會議指出,區調工作是地質調查事業的立足之基和永恆主題。2019年第三次全國區調工作會議提出了填圖理念、技術標準、工作布局、組織方式、評價標準、成果服務“六大改革”。5年來,全國區調隊伍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區調改革一攬子舉措落地實施,區調程度廣度精度持續提升,基礎地質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成果,標準改革穩步推進,成果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國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區調人才體系逐步構建。
會議強調,面對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需求,區調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從黨中央、國務院對基礎研究和地質工作的重視程度看,迫切需要大力加強區調工作;從確保能源資源和重要產業供應鏈安全看,迫切需要加強成礦區帶和能源盆地區調工作;從生態文明建設看,迫切需要區調爲實現美麗中國目標提供重要支撐;從海洋強國建設看,迫切需要區調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加速演進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看,迫切需要革新傳統填圖範式。
會議要求,要錨定區調總目標,將全面深化區調改革一張藍圖繪到底。區調工作的總目標是:到2035年,實現全國陸域區調1∶25萬、重點成礦區帶1∶5萬“兩個全覆蓋”,海域1∶25萬區調覆蓋率70%,完成陸域8個大型能源盆地三維地質結構模型建設,完成重要經濟區縣級新型城鎮所在地區的1∶5萬區調,加強原創性、引領性地質理論創新,創建中國特色的陸塊聚散與資源環境效應原創理論,實現區調大國到區調強國的歷史性躍升。
會議明確,未來區調改革將全力推動“一個計劃”,協同構建“一個機制”,全面建設“四個體系”。一是科學謀劃國家地質填圖,二是着力構建央地合作共享新機制,三是加快打造國際化現代化技術方法和標準體系,四是全力打造用戶友好的優質服務產品體系,五是加快建立高標準嚴要求的高水平管理體系。
會議期間展示了近年來的全國優秀區域地質調查圖幅,並爲特優圖幅和優秀圖幅的獲得者頒發證書。與會代表還圍繞區調工作報告及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深入討論,有關單位交流區調試點改革的成果和經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增謙、丁林作分享,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自然資源部駐部紀檢監察組和有關司局,各省(區、市)自然資源廳(局),各省(區、市)地質局(院、中心),中央管理的地勘單位,有關地質院校,中國地質調查局機關各部室、各局屬單位的相關負責同志等百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