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2月17日消息:周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下跌至兩周新低,因爲美元走強帶來壓力,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前景也持續令人擔憂,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可能加徵關稅。
截至周二格林尼治時間1733,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81%,報每噸8,988美元。早盤曾觸及8,964美元,爲12月3日以來的最低價格。
銅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和交通運輸領域,被視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晴雨表。繼2023年銅價上漲2.0%後,今年迄今上漲5%,因爲主要礦山關閉以及生產中斷可能導致2024年全球礦銅供應趨緊。隨着全球能源轉型以及人工智能需求不斷增長,提振銅需求強勁增長。由於擔心礦商產量無法跟上需求增長,吸引投機資金入市做多,推動銅價在5月20日觸及歷史峯值11,104.50美元。之後隨着多頭獲利了結,加上現貨需求疲軟,令銅價震蕩回落,目前較歷史峯值低了19.1個百分點。
分析師表示,如果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繼續威脅對進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可能引發貿易戰並抑制經濟增長,中國本已低迷的銅需求預計將進一步承壓。
麥格理集團的分析師愛麗絲?福克斯表示,現在有很多未知數。最大的未知數是特朗普會做什麼,特別是在關稅方面。第二個未知數是中國會採取什麼刺激措施來應對。她表示目前的基本預測是,明年銅市場將供過於求。會有新的礦山供應。麥格理集團預計,明年礦山供應將增加5.4%,達到近2400萬噸,導致全球供應過剩30萬噸。
美元走強也帶來壓力,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抑制了需求。商品交易顧問(CTA)根據數學模型來跟蹤銅價和美元的關系,近來一直在拋售銅。
周二,LME期鋁下跌1.1%,報每噸2,535美元,早盤觸及一個月低點2,526美元/噸,因爲數據顯示,11月最大生產國中國產量增加,引發了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不過美國鋁現貨市場溢價(高於倫鋁的價格)已經上漲,因爲美國依賴進口,而進口會因關稅而變得更加昂貴。目前美國現貨鋁溢價約爲每噸480美元,高於11月5日大選前的420美元/噸左右。
其他金屬的收盤報價爲,鋅下跌0.9%,報每噸3,029美元;鉛下跌0.5%,報每噸1,989美元;錫下跌0.5%,報每噸29,105美元;鎳下跌1.2%,報每噸15,520美元。